巴金森氏症治療,
巴金森氏症治療,
引言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動作障礙的疾病,正確面對及靠APP軟體輔助,可改善生活品質!
銀髮駐站醫生\林志豪醫師
發表日期 : 20 7 月, 2020
巴金森氏症跟阿茲海默症,因為這兩個都是外國語翻譯過來,所以大家會聽得很霧煞煞。教大家最簡單的,巴金森氏症就是一種動作障礙的疾病,動作會出現一些問題,那阿茲海默症他是一個認知功能的障礙,會有記憶的問題。所以兩個不要搞混了。
✎銀髮最新資訊,歡迎加入銀髮一起玩LINE好友:
▶延伸閱讀:五十肩肩部易碎族群:舉手維艱?銀髮/巴金森氏症/中風/乳癌族更要練肌力!
巴金森氏症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大腦黑質細胞的退化,導致多巴胺分泌減少而出現這些動作障礙的症狀。
主要會有四個症狀,第一個叫做動作緩慢,包括走路的動作、起身、講話,面部的表情整個都變得非常緩慢,這也是最主要的症狀。
第二個就是肌肉關節僵硬,第三個是肢體的顫抖,尤其是靜止性的顫抖,譬如說手會抖呀、腳會抖或下巴會抖。
最後就是步態不穩,走路小碎步、會晃、容易往後倒等等。那這四個症狀中,只要符合其中兩個我們就會診斷巴金森氏症。
其實巴金森氏症也有些非動作障礙的症狀,譬如比較容易會便秘、嗅覺不靈敏、有失眠睡眠障礙、常常會情緒低落,這些也是巴金森氏的非動作障礙症狀。那巴金森到晚期其實也很多人會出現失智的症狀,但是是晚期才會出現的。跟阿茲海默症是不一樣,阿茲海默症在早期就可能會出現記憶力的問題,有些人它可能不是記憶問題,可能是一些判斷能力、個性、語言的障礙,這可能是阿茲海默症初期的症狀,所以這兩個是不太一樣。
一般來講巴金森好發的年齡,大多是年紀65歲以上的人,也有一些屬於家族遺傳的年輕型巴金森氏症,但較為少數,可能在二三十歲就會發生。絕大部分的人都還是因為年紀大的關係,比較容易造成這樣的症狀。
巴金森的治療我們有分幾個階段,有分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還有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基本上它有很多藥物,可以補充我們缺乏的多巴胺或降低多巴胺的代謝速度,通常這些治療藥物只要慢慢定期的調整,對很多巴金森都有很大的生活品質的改善。
在非藥物的治療,包括有些運動,像是太極拳,其實很多研究證實太極拳對於巴金森的步態不穩、平衡感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太極拳如果是團體的活動的話,對於認知功能也都會有改善。其他運動譬如說走路、騎健身腳踏車、游泳等,都是有幫助的。
當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時候,或是在晚期比較多副作用的時候,現在有些新的手術方法,包括腦部深層刺激術,在經過評估之後做治療,可以大幅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
那我在手機上有發現一個非常好用的APP叫做巴金森寶典。那巴金森寶典中其實有非常多細項,包括症狀的說明、治療說明、復健影音、飲食的要點等等。
除此之外它還有一些藥物的使用紀錄,像藥物日記,可以在就診的時候帶去給醫師看。我覺得這個軟體真的是一個非常方便、完整的一個軟體,也推薦大家可以去使用。
延伸閱讀:手麻:神經傳訊號千萬別忽略!治療就醫指南關鍵在「先定位」
來源出處:林志豪醫師YT影片
歡迎加入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粉絲團: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
現職於林新醫院台中總院及林新醫院烏日院區 擔任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腦中風中心主任
致力於治療頭痛、失智、腦中風預防及治療、巴金森氏症、神經系統病變。
本文授權:林志豪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