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緩巴金森氏症狀,
減緩巴金森氏症狀
引言
其實保持正面、樂觀還有積極運動面對巴金森氏症還是可以和它和平共處,擁有好的生活品質!
銀髮駐站醫生\林志豪醫師
發表日期 : 22 6 月, 2020
不知道有沒有人是MLB的球迷呢?今天想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捕手Ben Petrick 的故事。
他在20歲的時候被診斷得到巴金森氏症,出現手抖、關節僵硬的症狀。
但他沒有因此放棄,堅持每天鍛鍊、用重訓和慢跑讓身體維持平衡。
在對抗疾病的20年來,他甚至還從知名投手—巨怪強森Randy Johnson手中打過全壘打,讓人相當佩服他對抗疾病的堅毅精神。
✎銀髮最新資訊,歡迎加入銀髮一起玩LINE好友:
▶延伸閱讀:五十肩肩部易碎族群:舉手維艱?銀髮/巴金森氏症/中風/乳癌族更要練肌力!
透過短短的故事,其實是想告訴大家,其實面對巴金森氏症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正面、樂觀還有積極運動。
雖然巴金森氏症是不可逆的疾病,但透過運動可以幫助減緩惡化速度,維持身體平衡,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我會建議病友們可以嘗試以下幾個運動
1.太極拳:太極拳很多動作都是緩慢的轉移重心,可以幫助訓練平衡感,降低跌倒機率。
2.乒乓球:根據日本新研究指出,每周打五小時乒乓球,可以幫助減緩巴金森氏症的惡化速度。像是參與者一開始需要2次才能順利從床上起來,經過6個月的乒乓球運動後,1次就可以成功起床,而且面部表情僵硬也有改善。
3.跳舞:舞蹈不只能鍛鍊肌力,跟夥伴一起跳舞也可以幫助放鬆身心。目前網路上有不少舞蹈的教學影片,大家可以搜尋:「Dance for PD」
一般巴金森氏症大多發作於60歲以上的長者,但這幾年來也有年輕化的趨勢,希望無論是病友或家屬都不要太過灰心,只要及早治療,保持信心和積極運動,還是可以和疾病和平共處。
延伸閱讀:巴金森氏症:四種症狀確認巴金森氏症,透過正確治療,還你好的生活品質!
來源出處:林志豪醫師粉專
歡迎加入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粉絲團: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
現職於林新醫院台中總院及林新醫院烏日院區 擔任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腦中風中心主任
致力於治療頭痛、失智、腦中風預防及治療、巴金森氏症、神經系統病變。
本文授權:林志豪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