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保存,

食材保存,

  • 食材保存

引言

家裡的冰箱總是堆得滿滿滿?小心微生物孳生造成家中食安問題!食藥署教你保存年貨三撇步,健康飲食一整年!




好文分享\食藥好文網
發表日期 : 20 1 月, 2021

農曆年節常因囤積太多食材,冰箱冷度不夠,導致微生物繁殖與生長,也可能因食材未充分加熱,或剩菜加熱不足導致食品中毒,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消費者購買年貨需適量,並彙整出保存年貨3撇步,供民眾參考。

✎追蹤銀髮最新資訊,請按右邊→《加入銀髮一起玩LINE好友》

addline

▲延伸閱讀:你是吃重鹹的按摩方式?小心文明病肌筋膜症候群上身!

食材保存

1.留意冰箱貯存溫度

購買食品後,注意包裝標示,需冷藏的食品貯藏溫度應在7℃以下,冷凍食品應在-18℃以下。為了讓冰箱各層溫度穩定維持在適當的溫度範圍,應避免貯存過多的食材。

2.減少微生物孳生風險

烹調生鮮海產、魚貝類時,千萬別為了追求鮮美口感而忽略中毒之風險,刻意讓食物半生不熟,因為海鮮如果沒有充分加熱,可能引起腸炎弧菌食品中毒,導致水樣腹瀉、腹痛、噁心、嘔吐、頭痛、發燒、發冷等症狀,想要預防食品中毒,食用前應徹底復熱,中心溫度至少應超過70℃,才能消滅細菌。

香腸、火腿、臘肉、醬菜也是年節熱門食品,購買此類產品,最好選擇標示完整,包裝無破損,並於食用前徹底加熱。

許多人誤以為真空包裝食品及醃漬食品即便放在室溫下保存,也不會腐敗或發黴,但這類食物可能僅隔絕空氣,讓一般好氧菌無法生長(例如:黴菌、大腸桿菌等),卻會成為另一類細菌「厭氧菌」(例如:肉毒桿菌)喜歡的生長環境,因此若沒有充分食品製備安全衛生概念,不建議自行製作真空類或醃漬類產品,否則可能因產品保存或料理不慎,增加造成肉毒桿菌毒素中毒機率。

3.常溫保存應置於陰涼乾燥處

應景的糖果、瓜子、開心果等零嘴,應該優先選購有完整標示及包裝、能密封的產品,並且根據包裝標示,正確保存。若開封後已出現異味,或是原本乾燥的質地變得濕軟,就應丟棄,過了有效日期就不吃。

食材保存

延伸閱讀:圍爐年菜安心吃,食品安全6大守則讓你健康一整年!


歡迎加入粉絲專頁:食用玩家-食藥署

本文轉載自:食藥好文網過年食材滿到爆,保存有訣竅,3招教你健康過好年

喜歡這篇文章,想分享於:
關鍵字:
推薦文章

請輸入關鍵字…

第一手銀髮友善景點資訊!
全在銀髮一起玩官方帳號!

X
毛巾伸展操眼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