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NT疫苗,
BNT疫苗,
引言
指揮中心27日宣布200萬劑BNT疫苗即將到貨,28日下午2點開放登記預約,短短一天就累計將近300萬人勾選!針對BNT疫苗的接種前注意事項一次看懂。
銀髮一起玩\編輯部 Phoebe Lu
發表日期 : 31 8 月, 2021
Q1.什麼是BNT疫苗?和AZ 、莫德納疫苗有何不同?
由美國輝瑞(Pfizer)公司與德國BioNTech合作研發的BNT疫苗,是全球第一款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批准的新冠疫苗,中文名為「復必泰」。
目前新冠疫苗分為mRNA、腺病毒載體、重組蛋白等技術,BNT與美國莫德納(Moderna)同屬mRNA疫苗;英國的阿斯特捷利康(AZ)、美國嬌生(J&J)疫苗、以及俄羅斯的史普尼克V(Spuntnik V)則屬於腺病毒載體疫苗。
Q2.BNT疫苗防護力如何?
根據世界臨床試驗結果顯示,BNT疫苗完成2劑、接種7天後,保護力可達到95%,確切保護效果則因每個人的身體與年齡而異。
Q3.BNT疫苗有何副作用?
大多可能發生接種部位疼痛和紅腫,在數天內會消失,部分人可能出現發燒反應,通常在48小時內可緩解,其他症狀包含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痛、疲倦、無力、全身紅疹等,以上副作用屬正常現象,只要多休息、喝溫開水,就能自行恢復。
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指出,青少年接種mRNA疫苗可能出現罕見的心肌炎、心包膜炎,每百萬人僅12.6的發生率。
心肌炎發生時主要有三個症狀,一是胸痛;二是心律不整,引發心悸;三是喘不過氣,類似心衰竭,若出現這三種症狀就要立即就醫。
▼與AZ、莫德納疫苗比較如下
毒物學專家招名威教授指出,在國外已統計的1900萬劑BNT疫苗施打紀錄中,出現過21例過敏休克反應,且有86%的案例是在注射疫苗30分鐘內發生,大多數患者曾有藥物(磺胺類、盤尼西林等抗生素)、食物(帶殼海鮮、蛋類、熱帶水果)或其他疫苗(狂犬病、流感等)的過敏史;性別上女性佔9成,年齡從27-60都有,緊急治療後皆已康復出院。
✎銀髮最新資訊,歡迎加入銀髮一起玩LINE好友:
延伸閱讀:高端疫苗8大Q&A總整理,與AZ、莫德納保護力差別、副作用一次看!
Q4.哪些人可以施打?施打方式為何 ?
目前台灣開放接種年齡為12歲以上民眾,27日指揮中心宣布,200萬劑BNT疫苗抵台後,會保留120萬劑給學生施打,其餘80萬劑將開放給1至10類對象,按照年齡層往下施打。
31日新聞報導,BNT抵台後,針對12至17歲學生將造冊至校園集中接種,或依通知書自行到指定院所接種,會從高年級往低年級依序施打。確保12至17歲學生皆能接種後,其餘BNT則優先提供18至22歲民眾、逾百萬人上網預約接種。
▲圖片翻攝自指揮中心
BNT疫苗有2劑,接踵間隔為21天以上,依台灣衛幅部建議台灣民眾至少間隔28天再施打第2劑。
Q5.哪些人不適合接種?
有發燒症狀或急性中重度疾病患者,必須等症狀解除或病情穩定後再接種;心肺功能不佳、有肺部疾病或先天心臟病患者,可能會因施打疫苗後引發過度的免疫反應,而增加心肺負荷,建議先由專業醫師評估。
另外,如果曾對流感疫苗、顯影劑等產生過敏反應,例如接種後30分鐘出現呼吸變喘、休克等嚴重過敏反應,不建議施打mRNA疫苗。
至於免疫功能低下者(包含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
Q6.孕婦或哺乳中婦女可以施打嗎?
目前醫界尚未有足夠數據建議孕婦可常規接種新冠疫苗,一般認為不會對母體及嬰兒造成相關風險,接種後仍可繼續哺乳。
若屬於高感染風險者,可經醫師評估是否能接種,至於哺乳中婦女若為醫事人員等建議接種之風險對象,應完成接種。
Q7.接種BNT疫苗要注意哪些事情?
接種後要留在現場觀察15分鐘,若曾對注射治療有過急性過敏反應者,須留觀至少30分鐘;有使用抗血小板或抗擬血藥物者,建議在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後續持續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
Q8.BNT可以和其他疫苗混打嗎 ?
國際研究指出,新冠疫苗混打方式為以先注射腺病毒載體疫苗,再接種mRNA疫苗,目前發現以AZ+BNT的效果最佳,加拿大在今年6月開放混打疫苗,芬蘭、法國、挪威也陸續跟進,許多國家也開始針對混打疫苗進行試驗。台灣目前除了第一類醫護人員外,尚無開放其他族群混打疫苗。
▲路透社/圖片為阿斯特捷利康(左起)、輝瑞BNT、嬌生和俄羅斯衛星五號COVID-19疫苗。
更多新冠疫苗Q&A→https://bit.ly/3kxrr3D
延伸閱讀:打疫苗後暈針?常見Q&A|暈針能接種第二劑嗎/過敏、副作用差在哪?牢記中醫三穴位免驚解心慌!
資料來源:衛福部、ETtoday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