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好處,
引言
俗話說:「腳是人的第二個心臟。」泡腳對於改善各種疑難雜症十分有幫助,好處數不完,然而泡腳可不是只有把雙腳泡進熱水裡,中醫師分享一些泡腳小撇步才能真正有效!
銀髮駐站\樓中亮 醫師
發表日期 : 21 2 月, 2022
腳是支撐人體重量的重要部位,不論是在外奔走或是運動都需要靠它幫忙,回到家之後來個熱呼呼的足浴是最幸福也是舒緩疲勞的一大享受。普遍對於「泡腳」這件事情就如同上述情形一般,放鬆疲憊身心時所使用。其實泡腳不僅僅只能用於改善疲勞而已,泡腳也是中醫的治病方法之一,台灣話叫做「浸咖」,也就是把腳浸在熱水裡一段時間,或是也可以根據患者的情況在水中加入藥物來治療。
為什麼泡腳對身體有好處?

延伸閱讀:天冷睡覺要穿襪子?中醫師:避穿太緊腳麻脹,DIY虛寒調理滴雞精/枸杞老薑茶健脾暖胃改善手腳冰冷!
泡腳哪裡都能治嗎?
泡腳主要能改善中下焦的問題,也就是肝膽腸胃腎婦科方面的毛病,因為人的肝、脾、腎等經皆起於下焦,用泡腳的方法,藥物可以直接進入經絡。除了舒緩疲勞,還能改善以下4點問題:
1.因為溫熱刺激能傳到中樞神經系統,使中樞的興奮和抑制有序,進而促使人入睡、提高睡眠品質,而若能加進150克左右的白醋更好。
2.舒緩經痛
泡腳能暢通血氣、溫通經絡,因此對於改善虛寒、氣滯、血瘀所引起的經痛有相當不錯的助益。
3.提升免疫力
每天睡前泡腳10分鐘,水溫40度左右,天氣冷的話則41-42度,泡到額頭微微出汗,可以幫助養陽氣。
4.強化心血管功能
腳泡溫熱水改善雙腳的血液循環狀態,讓腳部血管擴張,進而使原本因距離心臟較遠血液循環較差的雙腳血流阻力降低,提高血流速度及流量,如此便有利改善全身血液循環,對於心腦血管自然有利;泡完後可以輕搓腳底約50~100下,對於心血管疾病的改善有幫助。
緩經痛足浴方
將小茴香400克煎水去渣後,加入溫水(約40度左右)浸泡雙腳30分鐘,每日1次可改善痛經。
泡腳要泡對,才能效果加倍
泡腳雖然很簡單,但還是要遵照一些方法,才能讓泡腳發揮最大的效果。
【泡腳高度】:泡腳的水不必很多,一般淹沒腳面即可。
【水溫】:泡腳水不能太熱,最好是38℃~41℃的溫水。
【時間】:泡腳的時間在10-20分鐘。
小提醒:剛吃飽飯的半小時內及覺得饑餓時都不宜泡腳,此時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工具】:泡腳最好用木桶,木桶才有保溫的效果,用塑膠桶的話水很容易變涼。
以下族群泡腳前請注意
1.腳部發炎:有腳氣問題或足部發炎、受傷、燙傷者皆不宜泡腳。
2.心臟病及低血壓者:這類患者需注意會有暈倒情況發生。
3.糖尿病患者:要留意水溫,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因此要注意水溫不可過熱。
歡迎加入FB:樓中亮 醫師
本文授權:養生概念_泡腳不只有舒緩疲勞,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樓中亮中醫
「台灣中醫預防保健協會」創會理事長,現任「 樓中亮 中醫體系」院長。
《最新著作》算病、算大限、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