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峒陳悅記祖宅 老師府,
大龍峒陳悅記祖宅 老師府,
大龍峒陳悅記祖宅,
捷運路線
散步時間
行走步數
3000 步以上
站名資訊
散步難度
廁所數量
景點
台北市大同區的大龍峒發展悠久,擁有許多國定古蹟歷史建築,除了民眾熟知的保安宮與孔廟,還有現存最大的古宅祖厝。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
因至今仍有後人居住,白天前往為佳|
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四段231號 |
無|
大龍峒古蹟陳悅記祖宅 – 老師府FB
銀髮一起玩\編輯:Phoebe Lu
發表日期 : 15 3 月, 2022
台北市大同區的大龍峒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的匯流處,是台北最早開始發展的古老聚落之一,也是大同區的文化之始,開發順序僅次於艋舺(萬華區)、早於大稻埕,曾是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人的居住地,地名源自於平埔語「大浪泵」、「大隆同」。
大龍峒擁有超過200年的歷史,至今保安宮、臺北孔子廟周邊仍相當熱鬧,而說到大龍峒地區的百年國定古蹟,除了大龍街上的保安宮和孔廟之外,還有位於延平北路四段的陳悅記祖宅。陳悅記祖宅是清朝秀才陳遜言來台經商後,於清嘉慶12年(1807年)興建,後成為大龍峒陳氏家族祠廟。
陳悅記祖宅|交通路線
◎捷運
搭乘捷運圓山站,往2號出口往庫倫街方向出站。
出捷運站之後,往庫倫街方向直走。
經過庫倫街與承德路三段接叉路口,過馬路繼續直走,即抵達「庫倫街」公車站。
搭乘215或紅33公車,至「污水處理廠」站下車。
往回走不到1分鐘即抵達陳悅記祖宅。
如果不在庫倫街搭公車,也可以直接步行至陳悅記祖宅,路程約13分鐘並不遠。
從庫倫街公車站出發步行,經過大龍街,旁邊是保安宮。
經過庫倫街與重慶北路三段交叉口,過馬路繼續直行。
看到延平北路四段右轉。
經過臺北市立啟聰學校,續行延平北路四段。
右手邊即抵達陳悅記祖宅的入口。
敬老卡申請
☑各縣市敬老卡申請:https://egoldenyears.com/linedm/07.html
延伸閱讀:敬老卡坐捷運|大龍峒保安宮:走訪台北古廟,祈求平安沉靜心靈!
路面狀況
古厝內為一般平房地板,無階梯。
廁所資訊
可先使用捷運站公廁,現場也備有流動廁所。
風景\人文
陳家歷代子孫人才輩出,陳遜言的長子陳維藻是台北的第一位舉人、四子陳維英曾擔任仰山、學海兩大書院的院長,畢生作育英才,使得陳悅記祖宅成為當地人文薈萃的象徵,因此也被稱為「老師府」,台灣家喻戶曉的布袋戲大師李天祿之子、同樣為國寶級布袋戲操偶藝師的陳錫煌,也是在這裡出生長大。
陳悅記祖宅由公媽廳與公館廳兩座四落大厝與三落大厝並列而成,是台北市現存規模最大的閩式古厝,建築內懸掛各式各樣的珍貴匾額,大致保留著原有格局。
由於陳氏家族先後出3位舉人,陳家人便在前埕建造了3對石旗竿,上頭有蟠龍、底下有爬獅,象徵「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可謂是科舉時代下的功名象徵,至今還有1對仍保存完整,成為台灣碩果僅存的代表性古蹟。
▼大門進入為公媽廳,其餘廂房分配給數個家族共居。位於公媽廳的門楣上懸掛了三塊匾額,分別有四子陳維英的「詔舉孝廉方正」匾、「文魁」匾,以及後世子孫陳樹藍的「文魁」匾。
▼咸豐十年(西元1859年),陳維英獲頒,「紫薇郎」以表勳績,紅底金字十分華貴,至今仍高懸公媽廳前廳之中。
▼陳維英遵照父親陳遜言的遺囑,捐贈當時的三千兩百銀給學海書院,地方頒發金底黑字的「樹德之門」匾額表揚。
▼屋頂木結構雖經過歲月洗滌而退色,仍可看出建築的精雕細琢。
▼門神彩繪栩栩如生。
▼「陳悅記」是陳家家譜的公業統號。
陳悅記祖宅近年不斷進行修復,現場可看到加固保護工程的器具。
陳悅記祖宅|賞景影片
延伸閱讀:敬老卡坐捷運|臺北孔子廟:免門票漫遊文化之美!更免費享4D虛擬實境劇院
圖片:攝影阿伯
以上皆為使用者個人經驗,每個人身體狀況皆不同,僅供參考
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