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殺菌燈,
引言
因應新冠疫情爆發,不少民眾為了徹底消毒殺菌,紛紛購買市面上販售的「紫外線殺菌燈」,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如果使用方法錯誤,很可能引發不必要的身體危害!
銀髮一起玩\編輯部 Phoebe Lu
發表日期 : 14 6 月, 2022
近年竄升成為防疫商品的紫外線殺菌燈通常標榜快速殺菌,但許多民眾並不知道,若是使用方式錯誤,可能會導致嚴重無法挽回的後果。
▲圖片來源/Andy老爹 臉書
知名車界網紅「Andy老爹」在臉書曬出自己雙腿燙傷、眼角膜受損的慘烈照片,透露他日前晚上拿出家中的紫外線殺菌燈,打算幫房間消毒,沒想到在使用3個小時後,他不僅雙腿燙傷發紅,兩隻眼睛也痛到張不開!
▲圖片來源/Andy老爹 臉書
「半夜跑去掛了急診,醫生說眼角膜受傷,所以要修養個幾天,兩條腿也整個燙傷,所以包的跟木乃伊一樣。」原本只是單純想消毒,卻引發如此嚴重的後果,Andy老爹表示,「大家紫外線殺菌燈使用真的要小心….當然我自己本身不知道威力有這麼強,才會這麼蠢的使用。」
▲圖片來源/Andy老爹 臉書
什麼是紫外線殺菌燈?
知道紫外線殺菌燈之前,首先要了解何謂「紫外線」,紫外線(UV)指的是波長介於10奈米~400奈米的電磁波,由於超過可見光的範圍,因此無法用肉眼看出來。
自然界中最常見的紫外線來自太陽光,主要分為UVA、UVB、UVC,根據波長範圍、(人造光)用途各有不同差別:
◎UVA
波長範圍:400奈米~320奈米
地表最常見,可穿透玻璃到達室內
常見用途:驗鈔、鑑識、捕蚊燈…等
◎UVB
波長範圍:320奈米~280奈米
大多被臭氧層吸收,只有少數可到達地表
常見用途:應用在醫療及化學方面
◎UVC
波長範圍:280奈米~100奈米
無法到達地表
常見用途:殺菌及消毒
人造的紫外線殺菌燈又稱為低壓汞燈,發出來的紫外線為UVC光線,UVC因為含有大量電輻射,會對生物細胞核造成直接傷害,如果將細菌或病毒暴露在紫外線中,就能達到消毒殺菌的效果。
大家都知道,如果長期直接暴露在太陽光照射下,很容易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
同樣的道理,短期受到紫外線殺菌燈的照射,可能產生皮膚泛紅、搜養或過敏性丘疹等症狀;若長期暴露在紫外線殺菌燈的環境中,也可能造成皮膚灼傷、皮膚癌、黑色素瘤等嚴重傷害。
若直視紫外線燈管,容易導致雙眼出現光照性角結膜炎,引發眼睛紅腫、乾澀、流淚,嚴重可能損傷視力、導致失明。
所有紫外線輻射光(UVA、UVB、UVC)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一級致癌物質」,因此若要使用相關設備,一定要特別注意使用方法,才不會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紫外線消毒(殺菌)燈六種注意事項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目前針對紫外線消毒(殺菌)燈,提醒民眾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使用前應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並依說明書要求使用產品。
●對於固定式、移動式紫外線消毒(殺菌)燈,應該在無人、無動植物的情況下使用,開燈後請迅速離開消毒區域,避免受到紫外線輻射;並設定定時功能,且應於定時關閉後才能進入消毒區域。
●對於手持型紫外線消毒燈(棒),使用過程中不可對人體肌膚及眼睛部位照射,眼睛不可直視光源。
●避免兒童、或無法理解正確使用方法的對象使用。
●請勿作為捕蚊燈或一般照明燈使用。
●如果紫外線消毒(殺菌)燈的燈管是低壓汞館(從外觀看燈管類似日光燈,但玻璃管是透明的)且未標示「無臭氧」,記得消毒完成後要通風至少30分鐘才能進入消毒區域。
▲圖片來源/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行政院消保處抽查結果
過去曾發生托嬰中心使用紫外線消毒燈不當,導致幼童角膜炎及皮膚紅腫的案例,行政院消保處於2021年在實體店面及電商平台抽測10種市售紫外線消毒殺菌燈。
結果發現:「雖然10件紫外線消毒燈品質檢測全合格,也都有延時開啟、定時關閉或人體偵測及關閉等不同程度的保護機制及不同程度的標示警語,然而10件商品的光化學UV危害皆為高度風險、6件藍光危害為低度風險,但只有一件商品在機器上有完整標示,其他在標示上並不完整,不當使用恐造成消費者身體危害。」
消保處指出,高度風險的紫外光無論是瞬間還是長期暴露,都可能造成皮膚和眼睛的危害,提醒民眾使用紫外線消毒殺菌燈時,一定要先詳閱使用注意事項、產品警語等。
延伸閱讀:男星睡前點薰香沒熄遭二級火吻、房子毀了!正確使用精油、酒精乾洗手,預防燙傷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