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因性休克,
心因性休克,
心因性休克,
引言
什麼是心因性休克?心因性休克和心肌梗塞一樣嗎?事發前會有哪些預兆?發作時該採取什麼措施才能提高生存率?平時又該如何預防?本文一次帶民眾來深入了解。
銀髮一起玩\編輯部 Phoebe Lu
發表日期 : 25 11 月, 2022
在90年代頻繁上鏡頭抗議的柯賜海,被媒體封為「抗議天王」,21日被發現陳屍在台北市北投區的公園,享壽66歲,據傳他生前以廂型車為家,事發當日上午他的姊姊前往探視,卻發現柯賜海一動也不動,警消到場確認他已明顯死亡,經法醫相驗後初犯死因為「心因性休克」。
▲圖/維基百科
無獨有偶,16日也有另一位名人因相同因素驟逝,曾在兒童台水果家族主持5年的第一代「鳳梨哥哥」簡義隆,年僅39歲便撒手人寰,離世前三天曾告訴多位友人自己身體不適,甚至臉書最後一篇發文還表示「有一種要完成最後一夜的預感」,未料竟一語成讖,令人不勝唏噓。
▲圖/簡義隆臉書
究竟什麼是心因性休克?心因性休克和心肌梗塞一樣嗎?事發前會有哪些預兆?發作時該採取什麼措施才能提高生存率?平時又該如何預防?
什麼是心因性休克?
休克指的是由疾病引發的急性症狀,主要是循環不良導致器官功能異常,隨著休克機轉的不同,會有各種複雜的原因。
而「心因性休克」顧名思義,就是由心臟引起的休克現象,心臟負責將養分與血液輸送到身體各地方,發生休克時就無法正常發揮功能,導致身體各器官損傷等嚴重後遺症。
心因性休克和心肌梗塞一樣嗎?
很多人聽到心因性休克,就會把它和心肌梗塞(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心臟病發)聯想在一起,實際上心因性休克是心室放電異常,導致心跳不規律;心肌梗塞則是心臟的冠狀動脈阻塞,導致血液無法暢通,致死率高達八成。
雖然心肌梗塞不一定會引發心因性休克,但兩者之間息息相關,心肌梗塞也是導致心因性休克的原因之一,如果沒有及時急救送醫,就很可能演變成心因性休克。
除了心肌梗塞之外,以下因素也可能導致心因性休克:
•急性瓣膜性心臟病
•重度心律不整
•心肌炎
•心包膜填塞
•心內膜炎
•肺栓塞
延伸閱讀:金馬影后心律不整「心跳驟停14秒」!你的二指神功學起來自我監測,心臟亂跳緊急自救法!
心因性休克的症狀?
心因性休克的患者會出現持續性低血壓,引發四肢冰冷甚至發紫,同時由於肺臟水腫的關係,會導致呼吸困難、失去意識,進而引發心臟驟停而猝死。
心因性休克哪些預兆?
心因性休克如同心肌梗塞一般來得又急又快,大多數患者發病前都沒有明顯預兆,但民眾仍可參考以下警訊,多加留意並提早就醫:
◎心悸、心跳加速
◎心絞痛
◎胸悶、胸痛
◎頭暈噁心想吐
◎呼吸困難
◎全身無力、冒冷汗
◎咳嗽、甚至吐血
◎上腹痛
發生心因性休克該如何急救?
心臟停止的黃金搶救時間只有4分鐘,1分鐘內如果能立即施予CPR或使用AED,救回來的成功率可達到90%,之後每延遲1分鐘,存活率就會少10%,心臟一旦停止跳動超過10分鐘,就會導致患者腦死。
拯救猝死患者就好比和時間賽跑,在救護人員到場之前,遵循「叫叫CABD」的救命步驟,對患者施以心肺復甦術(CPR),來提高獲救機率:
叫:確定患者有沒有意識
叫:撥打119求救,若有旁人請他拿AED備用
C(Circulation):患者若沒有呼吸和脈搏,立刻施行心臟按壓
A(Airway):打開呼吸道,確保呼吸道通暢
B(Breathing):檢查是否恢復呼吸,適時給予人工呼吸
D(Defibrillation):身邊如果有傻瓜電擊器(AED),可依照機器指示操作進行急救
延伸閱讀:傻瓜電擊器搶救關鍵時刻!手機必備APP:全民守護者、線上版全國公共場所AED地圖,快速查找最近哪裡有!
急救提醒
◉進行CPR時,必須「用力」且「快速」按壓,每分鐘按壓100至120下,而且不能中斷,每一次壓完要讓上胸完全回彈。
◉每兩分鐘檢查一次患者心律,若有旁人可以換人按壓。
心因性休克的高危險群?
☒長期熬夜、生活壓力大
☒抽菸、喝酒
☒三高患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本身或家族有心臟病史,或先天心臟病患者
☒男性年齡超過45歲、女性年齡超過55歲
平時如何預防心因性休克?
☑維持正常作息、睡眠充足
☑適時宣洩壓力、保持心情愉快
☑遠離菸酒
☑控制體重避免肥胖
☑養成運動習慣,改善心肺功能
☑保持正確的飲食習慣,多攝取蔬菜
延伸閱讀:驚!心肌梗塞不一定是胸痛,醫師:四種非典型前兆下巴、牙床痛竟是心臟在發警訊!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