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佩姿 卵巢癌,

湯佩姿 卵巢癌,

引言

女性常見癌症中,大眾比較常聽到的是乳癌、子宮頸癌,對兩者的防治觀念也比較具備,然而卵巢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也逐年上升,民眾對該疾病的認知卻相對不足,再加上卵巢癌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往往已經擴散變晚期。





銀髮一起玩\編輯部 Phoebe Lu
發表日期 : 5 12 月, 2022

19歲時被診斷出卵巢癌末期,「抗癌天使」湯佩姿當時被醫師預估只剩三個月的壽命,但她仍不願放棄希望,堅持化療對抗病魔,她經常在社群分享抗癌過程與心情紀錄,還在2019年獲選「十大抗癌鬥士」,勉勵了不少病友。

▲照片來源/抗癌小天使湯佩姿

2021年11月,醫師建議湯佩姿居家安寧,但熱愛生命的她不願終日待在病床,度過人生最後的歲月,湯佩姿選擇把握當下,勇敢啟程實行環島旅行心願,由於身體狀況無法一次完成環島,改成一次去一個縣市,過程也被「台客劇場 TKstory」紀錄下來,感動無數網友。

▲照片來源/抗癌小天使湯佩姿

被迫中斷學業、接受化療,與卵巢癌奮戰了六年,湯佩姿於10月29日下午在家人及朋友陪伴下安詳離世,得年24歲。湯佩姿在臉書留下給粉絲的最後一封信,「我過去很努力地留下很多影片、以及文字生活紀錄,就是希望未來還有人會記得:這世界上,曾經有一位如此可愛的我。」

✎追蹤銀髮最新資訊,請按右邊→《加入銀髮一起玩LINE好友》

addline

延伸閱讀:40歲朱俐靜抗癌2年病逝!乳癌年輕化高居台灣女性癌症之首,做好乳房自我檢查4步驟、45歲以上每年免費乳癌篩檢

無聲無息的卵巢癌

當卵巢發生癌變,大多數的初期患者幾乎感受不到任何症狀,只會感覺腹脹、腰圍變粗或發胖,經常出現頻尿、便祕等,也因為卵巢癌病症不明顯,超過七成的患者往往拖到第三期後才被診斷,而且好發於55歲到75歲的更年期婦女,由於停經後身體狀況變化多,卵巢癌也容易與其他疾病搞混。

卵巢癌有哪些症狀?

卵巢癌主要來自輸卵管與子宮內膜細胞掉落到卵巢後癌變所導致,初期常見症狀有:

●食慾不振
●背部疼痛
●體重下降
●容易疲憊,怎麼休息都沒用
●月經週期改變
●呼吸困難

卵巢癌還有一些症狀,讓人容易將它和腸胃或泌尿道問題搞混:

●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
●經常腹脹、打嗝
●胃口變小,吃一點點就覺得飽
●頻尿
●性交疼痛
●排便習慣改變
●骨盆疼痛
●下腹腫脹、疼痛

哪些人容易得卵巢癌?

●肥胖
●家族有乳癌及卵巢癌病史
●初經較早(小於12歲)、停經較晚(大於52歲)
●年齡超過50歲
●不曾生育的女性
●不孕症患者
●乳癌患者
●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

哪些人容易得卵巢癌?

雖然卵巢癌的初期症狀不明顯,但如果妳是上述提到容易癌變的人,就要注意時刻自我檢視是否有出現以下情形:

一、莫名變瘦且胃口不佳
癌細胞增生時會大量消耗人體的養份,導致患者持續消瘦;卵巢癌擴大時會產生腹水,壓迫患者的腸胃道,導致消化不良、沒胃口。

二、月經變少或停經
正常的卵巢組織被破壞時,會導致患者經血量變少或停經。

三、女性荷爾蒙失調
卵巢腫瘤會造成雌激素過高,引發性早熟、月經失調、停經後流血現象;相反的,卵巢而也可能導致雄激素過高,使患者出現男性化特徵,例如聲音變粗、長痘痘、體毛變多等。

摘除子宮卵巢

每年應做骨盆腔檢查

卵巢癌屬於較難提早發現的婦女癌症,死亡率相當高,提醒女性朋友每年除了要接受檢查,最好也同時進行骨盆腔內,一旦發現卵巢有腫塊,請立即接受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另外,有家族遺傳史的女性建議定期進行超音波檢查,最後提醒生理期異常、經常下腹痛以及停經後女性應提高警覺。

國建署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癌篩檢服務,篩檢項目包含子宮頸抹片採樣、骨盆腔檢查、子宮頸細胞病理檢驗等。

財團法人婦癌基金會:
超過65歲的婦女,建議每年做骨盆腔檢查。

如果連續3次以上的檢查都正常、10年內的抹片檢查正常、沒有子宮頸癌病史、沒有用雌激素、HIV呈陰性、具有免疫能力,且沒有其他性交傳染病的風險因子,便可以不必繼續做子宮頸抹片。對於做過子宮切除與兩側良性卵巢切除的無症狀婦女,也可不必做骨盆腔檢查。

延伸閱讀:女星罹子宮頸癌忍痛摘子宮!30歲以上女性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早期徵兆/免費抹片檢查/自費子宮頸疫苗比較


喜歡這篇文章,想分享於:
關鍵字:
推薦文章

請輸入關鍵字…

第一手銀髮友善景點資訊!
全在銀髮一起玩官方帳號!

X
選舉症候群火鍋健康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