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靜安眠藥 藥後駕駛,

鎮靜安眠藥 藥後駕駛,

  • 鎮靜安眠藥 藥後駕駛

引言

「藥駕」危險性堪比酒駕!在藥物副作用影響下開車,容易產生危險駕駛,然而睡眠障礙儼然已是全球文明病,培養正確用藥觀念相當重要。





銀髮一起玩\編輯部 Phoebe Lu
發表日期 : 22 12 月, 2022

王牌經紀人孫德榮曾一手捧紅5566、羅志祥等知名藝人,近年他頻傳健康狀況欠佳,不僅罹患膀胱癌,還曾因腎衰竭延誤就醫,身體狀況令他苦不堪言,睡眠品質非常差,必須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日前孫德榮自爆有一次安眠藥吃太多,卻又和友人有約必須出門,導致外出時不慎連續撞車兩次,幸好人沒有受傷,是不幸中的大幸。

常言道「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除了要避免酒駕,『藥後駕駛』也是民眾必須留意的一環。


藥後駕駛,指的是駕駛者在服用藥物後,身體受到藥物副作用的影響,導致駕駛車輛時失常,進而引發車禍。不僅是管制藥品,某些非管制藥物包含處方藥及非處方藥,會產生影響神經的副作用。

通常藥袋標示會明確警告患者服藥後應避免開車,但仍有不少民眾輕忽藥駕的嚴重性,除了安眠藥之外,還有不少藥物最好也要避免在開車、操作危險機械等情況前服用!

以下統整出有可能影響駕駛的常見藥物:

●安眠藥:用來治療嚴重失眠的安眠藥,例如苯巴比妥,患者即便在前一天晚上睡前吃,或者長時間服用後停藥,依然可能發生隔天睡醒後昏昏沉沉或想睡覺的反應。
●抗憂鬱劑:抗憂鬱劑的成分可以用於抑制神經中樞,改變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進而緩解憂鬱症狀,部分抗憂鬱藥物本身會帶有嗜睡藥效。
●感冒藥及過敏藥:大多數的感冒藥及過敏藥含有抗組織胺,用來抑制發炎、流鼻水等症狀,副作用是頭痛、疲倦想睡等。
●鎮痛解熱藥物:例如阿斯匹靈、普拿疼、布洛芬等,服用後可能會產生倦怠、嗜睡或體力衰弱等。
●肌肉鬆弛劑:可能引起嗜睡的副作用,服用後應避免從事機械性操作、開車、搬重物等行為,也不可與酒精、安眠藥、抗組織胺等同時服用,以免加重副作用。
●心律不整用藥:服用後可能出現頭痛、眩暈、嗜睡、低血壓、視覺障礙、耳鳴等不良副作用。
●抗心絞痛藥:由於血管擴張,可能引起頭痛、低血壓、暈眩等副作用。
●降血壓藥:可能產生嗜睡、眩暈、姿勢性低血壓、頭痛等症狀,近年已研發出新型降血壓藥避免不良副作用,但還是建議先詢問醫師。
●降血糖藥:主要副作用可能引發低血糖症狀,包含頭暈、心悸、虛脫等。
●抗帕金森氏症藥物:會有噁心、失眠、姿態性低血壓等副作用,老年患者比年輕人更容易出現幻覺或意識混亂,還會無預警昏睡。

✎追蹤銀髮最新資訊,請按右邊→《加入銀髮一起玩LINE好友》

addline

延伸閱讀:慢性失眠遠離安眠藥,中醫師分享「耳朵對摺法」用四個穴道助眠!

除了上述藥物,某些營養補充品雖然不是藥物,卻也有抑制中樞神經的作用,譬如經常拿來調時差、幫助入睡的褪黑激素。提醒民眾開車前最好不要服用。

萬一真的逼不得已非要開車,建議請醫師開立不會影響駕駛的藥物,且最好於開車前4小時以上服藥,等藥效退去之後再上路。

培養正確用藥 五大核心關鍵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宣導民眾應培養正確用藥觀念,列出使用鎮靜安眠藥的五大核心關鍵:

一、做身體的主人

睡眠障礙的原因有很多,建議民眾從根本找出失眠原因,改變日常習慣及作息,並主動就醫尋求專業幫助。

✔養成良好作息及睡眠習慣:按時起床及就寢;避免使用含咖啡因的飲品;白天午睡不宜超過一小時;睡前不要吃太飽;避免激烈運動或從是過度興奮的活動,包含線上聊天、打電動等。
✔請勿自行購買安眠藥: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治,不要自行購買,也不要拿親友鄭再使用的安眠藥來服用。
✔請勿重複就診或囤藥:不可要求醫師重複開藥或囤藥,避免不當是用導致藥物成癮。


二、清楚表達自己的身體狀況

就醫時,盡可能向醫師完整說明自身情況,以利於醫師診斷:

(一)失眠情形:從何時開始?持續多久?平時的睡眠情形、是否有壓力或心事等
(二)過去病史:曾發生或正在經歷的疾病,包括身體和心理、家族性或遺傳性疾病。
(三)特殊體質:是否有藥物或食物過敏史,以及特殊的飲食習慣。
(四)使用中藥物:目前正在使用的中西藥品、精神科用藥或健康食品。
(五)工作特質:是否需要開車或從事操作專業機械,以及近期是否要考試。
(六)生活習慣:平時是否會喝咖啡或茶、喝酒、熬夜上網等。
(七)打呼情形:是否會因為打呼而中斷睡眠。
(八)女性請告知是否懷孕、正在準備懷孕或正在哺乳期。


三、看清楚藥品標示

領到藥時先確認藥袋標示及仿單,並逐一確認是否與醫師開立的情形相符。

(一)姓名:核對藥袋上的姓名與年齡是否正確。
(二)藥品用法:依照藥袋上註明的劑量與時間服用,請勿自行增藥、減藥。
(三)藥品適應症:核對自己的疾病或症狀是否有出現。
(四)藥品名稱和外觀:藥品的形狀、顏色等是否相符。
(五)注意事項、副作用或警語:認明藥袋上註明的注意事項,了解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服用安眠藥期間,避免開車、從事需要專注力的工作或操作危險的機械。
(六)使用天數:看清楚藥品應該服用多久,並當場核對藥品總量。
(七)藥品的保存方法與期限。


四、了解藥用方法及時間

(一)服藥時間:就寢前提早15~30分鐘服用,吃完藥後請立刻上床就寢,不要再滑手機或做其他事。
(二)服藥劑量:依醫囑用藥,不要因藥效不夠擅自加量,或擔心副作用而自行減量。
(三)服用天數:安眠藥可輔助治療失眠,但應搭配正常作息與運動等。
(四)常見副作用:
1.過量服用可能出現頭暈、頭痛、嗜睡、恍惚,甚至是夢遊。
2.長期不當使用安眠藥,容易導致藥物成癮,或造成記憶力減退、反應力下降等;突然停藥,也可能出現焦慮、厭食、抽搐等。
3.孕婦使用可能有風險,某些藥品可能造成畸形胎、早產、新生兒體重過輕、昏睡、無力等。
(五)交互作用:請勿自行混用多種安眠藥品,同時避免使用酒精。
(六)勿轉售或轉讓:鎮靜安眠藥屬於第三、四級管制藥品,未服用完之安眠藥,不可任意轉售或轉讓,以免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七)請勿突然停藥:若想要停藥,請與醫師討論,以逐漸減量來停藥。自行停藥容易產生戒斷症候群與反彈性失眠。
(八)服用安眠藥後可能發生夢遊或淺睡現象,建議請家人及同住者多留意,避免發生危險。


五、與醫師、藥師建立橋樑

失眠診治找醫師,用藥諮詢找藥師!舉凡有任何用藥問題,應請教醫師或藥師,直接撥打藥袋上的醫院或藥局電話,不要隨意聽信非專業人員的建議。

延伸閱讀:慢性失眠別讓安眠藥控制你!注意這5種食物會「偷走你的睡眠」,專家公開「4大好睡食物清單」讓你一覺到天亮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喜歡這篇文章,想分享於:
關鍵字:
推薦文章

請輸入關鍵字…

第一手銀髮友善景點資訊!
全在銀髮一起玩官方帳號!

X
灰指甲藥品仿單 藥品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