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溫傷害,

失溫傷害,

失溫傷害,

  • 失溫傷害

引言

最近霸王級寒流一波又一波,急診接連接到好幾個「失溫」,其中也不乏年輕人的失溫患者。





銀髮一起玩\文章授權:翁梓華醫師
發表日期 : 27 12 月, 2022

台灣雖然地處亞熱帶,但在寒冬來襲之時,只要溫度夠低、熱量散失的機制夠強、暴露時間夠久,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失溫的受害者!

而平常對於失溫了解又不夠充足沒做好萬全預防,面對低氣溫,更可能失溫!今天要來跟大家談談「失溫」:人體的熱散失。


人的體溫主要有四種途徑將熱量帶到周邊環境中,包含:傳導、對流、輻射以及蒸散,任何一種的熱量流失,都可能會導致失溫,以下幫大家整理體溫散失的原理以及急診常見的情境。

熱傳導

原理:身體直接接觸低體溫物體產生的熱量流失
常見情境:登山者覺得熱躺在冰冷的大石頭上

熱對流

原理:流體(像是空氣與水)的流動帶走體溫
常見情境:在寒冷而颳風的環境,造成熱量快速散失

熱輻射

原理:熱量以紅外線的形式直接散失到環境中
常見情境:在無風不潮濕的夜間出遊或露營造成的快速熱量散失

蒸散

原理:汗水或是呼吸水氣將熱量帶走,每一公克約可帶走600大卡的熱量
常見情境:登高山過程身體處在為缺氧狀態,喘、流汗、換氣頻率增加造成的熱量快速散失

▲熱量散失的主要途徑。(圖/急診醫師翁梓華授權)

對於一個來急診失溫的個案,以上四項成因大多是同時存在,而人體對應體溫流失會有生理性代償反應,如發抖、心搏加速、豎毛肌收縮以增加產熱,但一旦超過身體代償極限,就會導致「失溫」!

✎追蹤銀髮最新資訊,請按右邊→《加入銀髮一起玩LINE好友》

addline

延伸閱讀:住院想充電?醫院內「紅色插座上的插頭」別亂拔!紅色VS白色兩種用途差很大,插錯了嚴重恐會出人命


醫學上失溫主要會根據病人的意識狀態、體溫以及生命徵象分成四個等級,而對應的治療方式也幫大家整理在下面:

輕度失溫

體溫32-35度,這類的病患意識清楚,而且會抖得很厲害,治療方式主要以支持性療法為主:給予保暖衣物、喝溫暖的飲料等等,逐步提升體溫。

失溫傷害

中度失溫

體溫28-32度,這類的病人意識混亂,發抖能力也失衡(可能不會發抖),除了像輕度失溫外部給予熱量來源之外,必須要持續監控生命徵象,因為這類失溫病患常常會併發心律不整。

重度失溫

體溫<28度,這類的病人大多已經失去意識,只能監測到生命徵象,這類的病人除上述的處置之外,還必須插管進行呼吸道保護,同時要考慮是否啟動葉克膜進行體外循環支援。

致死性失溫

這類的病人失去生命徵象,這時回溫可能已經不是首要藥物,而是需緊急進行去顫電擊或是藥物升壓,並且後送往醫學中心進行治療。


跟大家補充一下,三個低溫救助重要關鍵:

1. 如果身邊遇到失溫的人要協助救治,首要還是要先保護好自己,畢竟他所處在的環境同樣可能讓你失溫!
2. 低溫本身對於器官有保護作用,面對失溫病人不要過度驚慌,在醫學上,失溫造成心跳停止的病人,也多有案例報導在回溫之後經妥善治療,恢復到正常狀態
3. 協助回溫要慢避免造成二次傷害:高於40度的回溫方式像是烤火、過熱的暖暖包、熱水袋,被證實會增加心律不整或是燙傷的機率,一定要慢不要快!

▲失溫的四種等級,症狀及改善方法。(圖/急診醫師翁梓華授權)

延伸閱讀:什麼時候該叫救護車?高達30%醫療資源遭浪費,急診醫師:打119之前「先判斷是否為9大危症」


資料來源: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


喜歡這篇文章,想分享於:
關鍵字:
推薦文章

請輸入關鍵字…

第一手銀髮友善景點資訊!
全在銀髮一起玩官方帳號!

X
變天關節痛營養素缺乏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