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光寮古道芒花 淡蘭古道北路,
燦光寮古道芒花 淡蘭古道北路,
引言
淡蘭古道北路之一的燦光寮古道,從瑞芳車站出發欣賞古道遺址與無敵海景,時值秋芒怒放的季節,沿途還有銀白色浪花般的芒草花隨風搖曳,是北台灣必去的賞芒景點之一。
銀髮一起玩\編輯:Phoebe Lu
發表日期 : 15 11 月, 2023
本文健行路線:牡丹車站→水壩舊址→燦光寮古道→無敵海景步道→金瓜石黃金神社
燦光寮古道
位於新北雙溪的燦光寮古道,是昔日台北通往宜蘭的重要道路,用於傳遞書信往來文件與軍事防禦,屬於北台灣淡蘭北路最早發展的古道群。
燦光寮山是基隆火山群最高峰,海拔約739公尺,山頂無遮蔽,可以360度無敵視角欣賞壯闊無際的東北角山海美景,天氣好時能看見基隆山、無耳茶壺山、半屏山、草山等,還能遠眺台北101。
步道沿著牡丹溪而行,連接金瓜石和牡丹,承載著台灣近代的輝煌歷史,早年為解決金瓜石礦區居民的用水需求,於牡丹溪興建水壩,至今仍可見水壩舊址、輸送水管、攔沙壩等歷史遺跡;燦光寮古道景觀豐富,能眺望美麗山海與山城景色,春天賞杜鵑、秋天則有滿山遍野有芒草花,爬完山後可以安排到金瓜石、九份等周遭景點,遊老街、拍古蹟!
交通資訊
◎自行駕車
導航「燦光寮山」,行經草山戰備步道,一路抵達盡頭,即可看到登山入口。
◎大眾交通
(去程):搭乘台鐵前往,抵達牡丹火車站,轉乘新巴士F812牡丹-柑腳線,至十三層老樹站下車,再步行10分鐘抵達燦光寮山登山口。
(回程):於「金瓜石(黃金博物館)」搭乘788公車,於「瑞芳火車站(區民廣場)」站牌下車,搭乘台鐵返家。
▲788公車路線圖/大臺北公車
※注意:F812牡丹-柑腳線一天僅四班次,請留意出發時間以免錯過班車。
F812牡丹-柑腳線發車間距
平日:
- 「十三層老樹」站出發 :06:30、09:00、12:40、16:00
- 「盤山坑路」站出發:07:30、10:30、14:00、17:00
假日:
- 「十三層老樹」站出發 :06:30、09:00、12:40、16:00
- 「盤山坑路」站出發:07:30、10:30、14:00、17:00
▲F812牡丹-柑腳線 公車路線圖/雙溪區公所
✎追蹤銀髮最新資訊,請按右邊→《加入銀髮一起玩LINE好友》延伸閱讀:新北瑞芳水金九之旅|水湳洞、金瓜石、九份精選TOP10療癒打卡秘境!漫遊北台灣青春山海線見證台灣礦業縮影
敬老卡申請
☑各縣市敬老卡申請:https://egoldenyears.com/linedm/07.html
路面狀況
燦光寮古道部分路段需要腳力;金瓜石黃金神社園區內平坦好走。
廁所資訊
牡丹火車站、瑞芳火車站、金瓜石黃金博物館園區設有公廁。
座椅資訊
部分路段有些許座位。
銀友賞景心得
從牡丹車站出發,轉入牡丹溪的產業道路,沿著牡丹溪流往燦光寮古道要走2.9公里的產業道路才到登山口。
路上幸運隨招隨停搭上牡丹-柑腳線F812的免費公車,少踢走了一段裸曬的產業道路直達「十三層老樹」終點站,超幸運!
下公車後,繼續朝燦光寮古道步行前進,約7分鐘抵達貂山古道與水庫舊址的登山岔路口。
這回不走貂山古道,而是取右徑往水庫舊址方向、伴著牡丹溪潺潺溪流的燦光寮古道。
燦光寮古道是先民往來台北與宜蘭之間的要道,是淡蘭北路發展最早的歷史古道群。
朝著水壩舊址的方向步行,前段約30分鐘的路程都是相當好走的原始林徑,豐富綠意充滿芬多精。
沿途與牡丹溪相伴而行,細細聽著潺潺溪水聲,等到夏天來訪特別涼爽。
舊時的牡丹溪水壩早已失去原本的功能,時至今日僅能看到老舊斑駁的抽水機房、水壩舊址及當時使用的輸送水管等遺跡。(照片中銀友跨越地上的黑色物體正是水管遺跡)
眼前遇見一棟廢棄的抽水站機房,斑駁殘破的牆面可見歲月的痕跡,屋頂覆蓋著茂密的姑婆芋,屋內則存放生鏽的機具。
登上水壩舊址的壩頂,想像自己是海中快樂遨遊的船長,留下自得其樂的倩影!
在水壩遺址短暫休息拍照,一行人繼續沿著原始林徑前進,上行的500公尺山徑狹窄、坡度也比較陡。
經過九芎林來到「楊廷理古道」岔路口,「楊廷理古道」是淡蘭古道有名的官道,清朝時淡水廳與噶瑪蘭廳之間利用此路來傳遞公文。楊廷理是清朝前期的台灣知府,也是宜蘭設治噶瑪蘭廳的最大推手。
沿著楊廷理古道往柑仔店遺址,路上看見清澈流瀑與古樸木橋,代表柑仔店就位在不遠處的地方。
「柑仔店遺址」旁邊還殘留著古代灶爐的痕跡,這裡是早年燦光寮古道的中繼休息站。為了讓經過此地的旅客或官兵能短暫休息飽腹而建造,也有一說是供過客在冷天取暖用的爐火,此處設有古道解說牌。
接下來的760公尺路程有別於剛開始的緩坡與平路,出現又長又陡的石階,這段開始需要腳力,留意石頭路上長了青苔,行走時務必小心別跌倒,下雨過後請不要前往喔!
從後面角度取景,可以看出這段路確實有些挑戰性!大家行走時請慢慢走、旁邊有護欄可以輔助。
從「柑仔店遺址」抵達「金山福德宮」路段交叉口指示牌,燦光寮古道從這裡開始都是下坡路段。
抵達燦光寮古道的經典芒花徑,眼前景色瞬間從山林轉為開闊的銀白芒花海!
拍照的當下11月時值秋芒季節,燦光寮古道滿山遍野白茸茸芒花怒放。
風吹芒海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是北部賞芒聖地之一。
古道上隨風擺盪的芒花,彷彿是在山頭紛飛的銀色浪花,漫天芒雪超好拍!
風吹芒海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在陽光下十分耀眼迷人!
※提醒:燦光寮古道曾發生過登山客遭虎頭蜂攻擊的事件,提醒民眾經過時做好頭部防護,點擊查看更多【野外防蜂自保秘訣】
接著看到「金瓜石地質公園」方向指示牌,往無敵海景步道前進。
朝蔚藍大海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兩旁比人還高的芒花隨風搖曳著迷人身姿,名符其實的超狂視野呈現在眼前,讓人忍不住拿起手機狂按快門!
漫步燦光寮山,眼前無盡綿延的綠波,墨綠色山巒宛如可口的抹茶拿鐵,台灣彷彿處處都有抹茶山的存在!
無敵海景步道,仰躺的大肚美人山(基隆山)角度分明。
擁有超狂視野的無敵海景步道,產生如斷崖般的視線錯覺。
漫步芒花山徑紀錄與登山夥伴的片刻,風景也是美不勝收!
佇立在無敵海景步道的右手邊,就是無耳茶壺山(又叫茶壺山),茶壺山海拔約600公尺,山頭如同它的名字,長得就像一個沒有手把的茶壺,造型十分奇特,是瑞芳著名的步道之一,同樣可眺望金瓜石、九份的美麗山海。
過無數海景步道,一路下行往黃金神社超輕鬆,約10分鐘路程即可到達。
金瓜石神社又叫做「黃金神社」或「山神社」,建立於1898年,有鑑於金瓜石礦業開始初期,當地土匪出沒頻繁,為了安定人心,當時的礦山經營者便出資興建神社。
1936年後金瓜石神社歷經原地修建,增設觀賞植物與休憩所,成為礦山從業人員的重要信仰中心,每年夏季還會舉辦盛大的山神祭祭典,是日治時期金瓜石地區最重要的信仰指標。
身為台灣歷史上第三座日本神社,金瓜石神社歷經戰爭摧殘僅剩斷垣殘壁,如今僅能欣賞到石燈籠、鳥居、石階、本殿石柱和地基。
為重現昔日水金九地區的榮光,負責修復工程的台電公司特別邀請知名古蹟修復建築師主導,以保留殘跡、保護樑柱不倒的方式進行修復,歷經五年終於在2022年9月重新開放。
屹立於山腰上的黃金神社視野極佳,遠眺基隆山、茶壼山,更遠的海景都一覽無遺。
黃金神社園區的廢棄鐵道也是觀光景點之一。
順著路標指引來到「太子賓館」,太子賓館是當時為了招待日本皇太子(即後來的昭和天皇)來台視察金瓜石礦業,於1922年興建的臨時行館,儘管最後昭和天皇並未前來,仍有皇室特派員來住過幾次。
金瓜石車站位於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入口處,過去曾是臺灣汽車客運的車站,目前則作為遊客服務中心。
結束行程,回程步行至金瓜石候車亭,搭乘公車788抵達瑞芳火車站,再搭車返家。
賞景影片
延伸閱讀:2023秋天賞芒秘境!北部不能錯過雪白芒草,怎麼拍都美的銀白世界!(捷運/公車就能到)
照片來源:銀友-Anna 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