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公園,
艋舺公園,
艋舺公園,
捷運路線
散步時間
行走步數
3000 步以上
站名資訊
散步難度
廁所數量
景點
香火鼎盛的「臺北第一名剎」龍山寺,是當今萬華居的重要信仰及集會中心,緊鄰龍山寺旁的艋舺公園佔地廣大,以文化藝術為主題出發,是台北市極具特色的民俗公園。
艋舺公園
24小時開放|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西園路交叉口|
臺北市工務局公園處:02-2303-2451 |
臺北旅遊網
銀髮一起玩\編輯:Phoebe Lu
發表日期 : 26 9 月, 2022
艋舺公園
佔地寬敞的艋舺公園原名為萬華十二號公園,周遭由和平西路、廣州街、三水街、西園路所圍繞,是台北市政府「翻轉軸線、再造西區」的重要建設,與龍山寺並列為北市重要的歷史文化與宗教據點,無論是建築特色或歷史定位,都蘊含了艋舺發展至今兩百多年來的風華。

交通資訊
◎搭捷運
乘坐捷運板南線至「龍山寺」站1號出口,出口旁邊即是艋舺公園。
艋舺公園對面就是龍山寺,可順遊兩個景點。
◎搭公車
乘坐公車1、49、231、245、264、310、568、656、658、701、907、仁愛幹線,至捷運龍山寺站下車,公車站牌後面即抵達艋舺公園。
公車即時動態請上大臺北公車網站查詢
停車場
艋舺公園設有地下停車場;公園周遭也有許多機車停車格。
自行車租借
捷運龍山寺站1號出口旁設有YouBike租借站。
還有一處YouBike租借站位於公車站旁。
路況資訊
艋舺公園擁有平坦路面及木棧道平台、草坪區,人行道方便輪椅族及推車使用,友善銀髮族及行動不便者。
龍山寺部分路面平坦寬敞,但該寺為歷史悠久的古蹟建築,寺內階梯較多,為防止意外發生,老弱婦孺入寺參拜時,需小心留意,請盡量由家人隨同陪伴。
座椅資訊
艋舺公園周遭及龍山寺有眾多座位區,常看到有不少民眾坐著休息。
廁所資訊
捷運龍山寺站有男女廁可先使用。
艋舺公園內也有附設公廁。
延伸閱讀:敬老卡坐捷運|龍山寺:慈悲為懷香火鼎盛,再到救命街喝杯退火青草茶
敬老卡申請
☑各縣市敬老卡申請:https://egoldenyears.com/linedm/07.html
賞景特色
艋舺公園以寬闊的廟埕廣場與龍山寺相接,其餘三面為一個「ㄇ」字型的仿屋瓦迴廊,以強化玻璃及琺瑯板構築而成,提供民眾通行和休憩,與龍山寺相呼應,充滿著古色古香之情。
▲圖片來源/臺北旅遊網
公園更融合中國傳統風水與西洋神話意象,有許多富含文化意涵的造景。是台北市第一座融合商場與停車場的五星級公園,擁有台北市首座水幕電影、遠赴中國訂製的銅製靈獸鎮守萬華,以及頗具巧思的星象誌。
廣場內的星象誌十分顯眼,以中國古代星宿與西洋十二星座為圖像而設計,嵌入了兩千多顆小星星,每當夜幕降臨就會散發不同顏色的光。
▲艋舺公園的彩色星座地磚,圖片來源/臺北旅遊網
迴廊環抱著一座美人照鏡池,呼應龍山寺的佛祖鏡面傳說,結合中國風水的北斗七星方位配置觀景台,更結合現代投影科技,具有燈光與水舞的元素,由不同方位的噴泉築起各式各樣的水幕表演,到了夜晚則播放水幕電影。
水舞噴泉:每日14時至20時,於整點表演15分鐘。
隔著廣州街與龍山寺相對,建於清朝乾隆年間(1738年)的龍山寺是台北最早發展的區域,是萬華的信仰中心,自古以來訴說著『一府二鹿三艋舺』的歷史風華。
擁有兩百多年歷史的龍山寺是國家保護的二級古蹟,除了以細緻生動的木雕、彩繪與石雕作品著稱,還有「眾神集會所」的稱號,主神及附神加起來超過一百多尊。
寺內主祀觀世音菩薩,香火十分鼎盛,吸引無數遊客及香客前來求神拜佛,尤其龍山寺求籤更是靈驗。
每年的農曆正月15到2月19日是觀音的神誕,屆時會舉辦盛大的祭奠與花燈活動,相當熱鬧。
歷經過地震等天災的侵襲,龍山寺經過多次修復重建,如今與艋舺清水祖師廟的建築風格十分相近。
龍山寺坐北朝南,為中國傳統的三進四合院宮殿式建築,精雕細琢的門壁樑柱,還有前、後殿及大殿等構造格局,融合了中國清朝、日治時代與國民政府時期的寺廟藝術。
俗話說龍山寺有三多,「神明多、雕刻多、匾額對聯多」,從古至今有無數的達官顯貴與文人贈與匾額懸於殿堂內,見證了台灣近代歷史的社會發展。
像是晉水王宗河所獻的「通伸手眼」、咸豐年間由淡水艋舺泉郊、北郊共同捐立的「情殷桑梓」、光緒皇帝御筆的「慈暉遠蔭」、于右任題字的「光明淨域」等。
龍山寺鄰近華西街夜市,民眾可以來艋舺公園散步、龍山寺求籤,順道去夜市品嘗各種道地小吃,朝聖電影《艋岬》的拍攝地,細品老艋舺的風華絕代。
延伸閱讀:一秒穿越回盛唐!精選北/桃/宜台灣16座典雅古色和風仿唐廟宇殿堂,在日式建築遇見輝煌!
圖片:攝影阿伯
以上皆為使用者個人經驗,每個人身體狀況皆不同,僅供參考
意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