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漿菌肺炎,

會走路的肺炎 黴漿菌肺炎,

  • 會走路的肺炎 黴漿菌肺炎

引言

季節交替之時是呼吸道疾病的盛行期,求診患者大幅增加,除了留意常見的肺炎鏈球菌之外,「會走路的肺炎」黴漿菌肺炎患病比例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了解什麼是黴漿菌肺炎、常見症狀、高風險族群及預防習慣!




銀髮一起玩\編輯:Phoebe Lu
發表日期 : 14 11 月, 2023

中國近期呼吸道疾病大流行,多個地方黴漿菌肺炎病例急速上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公開資料顯示,此波疫情病原體包括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和新冠病毒共5種。

由於黴漿菌傳染力極高,得過一次後仍可能重複感染,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也沒有特效藥可治療!

老人

醫師提醒,中國黴漿菌疫情若持續上升,勢必會影響台灣,國內約每四年爆發一次黴漿菌疫情,台灣上次發生已經是新冠肺炎前的2019年,此次疫情預計於2024年農曆年後爆發,大約春季開始流行,可能持續3個月。

疾管署將全面加強台灣機場港埠戒備,呼籲老人及幼兒若非必要勿前往。

會走路的肺炎:黴漿菌肺炎

換季時氣候溫差大,尤其秋冬經常是各種流行性疾病的好發期,秋冬交替之際,呼吸道病毒來勢洶洶,除了大眾熟知的流感病毒,近年常見的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肺炎鏈球菌、腺病毒,不少醫師更提醒,近期中國大流行的「黴漿菌肺炎」,在台病例也逐漸上升。

一人感染全家難倖免!黴漿菌肺炎是社區性肺炎常見的一種致病菌,和新冠肺炎一樣同屬非典型肺炎,經常透過飛沫傳播,由於症狀比起流感、肺炎鏈球菌和新冠肺炎還要更輕微,而且病程相對較長,多數病患即使感染也能維持基本正常作息,因此黴漿菌肺炎又叫做「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

黴漿菌肺炎的潛伏期約1至4週,儘管症狀沒有其他呼吸道病毒那麼嚴重,黴漿菌肺炎的威力仍不容小覷,尤其它的特性「一旦感染過就很容易再得到」,加上黴漿菌肺炎和一般的細菌不同,它沒有細胞壁,許多常見的抗生素(例如盤尼西林)對它無效,抗藥性較高,大多數患者可以自行痊癒。

感冒過敏新冠肺炎

黴漿菌肺炎的症狀

  • 喉嚨痛
  • 長達數週甚至數月的咳嗽(乾咳、痰不多)
  • 輕度流感症狀(發燒及發冷)
  • 頭痛
  • 疲勞、倦怠
  • 小於5歲的孩童感染時較少發燒,但可能會有嘔吐、腹瀉、呼吸出現「喘鳴聲」等症狀。
  • 少數患者會引發嚴重肺炎、氣喘、腦炎(大腦腫脹)、溶血性貧血、腎功能異常及皮膚疾病(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多形性紅斑、毒性表皮溶解症)等嚴重併發症。

新冠肺炎非典型症狀


✎銀髮最新資訊,歡迎加入銀髮一起玩LINE好友:

addline

延伸閱讀:RSV和流感、新冠肺炎差在哪?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病程快又猛,留意聽呼吸時「有沒有咻咻聲」

黴漿菌肺炎的高風險族群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理署資料顯示,黴漿菌肺炎常見於年輕人及學齡兒童。另外,在學校、大學宿舍、軍隊、護理之家及醫院等場所生活或工作的人,感染風險較高。

特別要留意長輩及孩童,這兩類人容易因為免疫力不足而感染到黴漿菌肺炎。

此外,由於黴漿菌肺炎的症狀不明顯,不少民眾會誤以為是普通感冒,加上醫生也會被病患自述的病情誤導,導致無法在第一時間找出病因。

新冠肺炎非典型症狀

黴漿菌肺炎如何預防?

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黴漿菌肺炎,加上黴漿菌肺炎傳染力極強,只要和患者有過密集接觸,潛伏期和病程時間都很長,預防上不算太容易,只能透過平時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減少感染的機會。

  •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配戴口罩。
  • 當出現呼吸道症狀(尤其是咳嗽)時須戴口罩。
  •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蓋住口鼻並立即丟棄,若無紙巾可改以上臂或手肘代替,切勿直接用手。
  • 落實用肥皂勤洗手的習慣,每次至少搓揉20秒,沒有水時可改以乾洗手液代替。

延伸閱讀:擴大接種對象!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臺北市63歲以上長者免費施打,查詢攜帶文件/特約接種院所/市立聯合醫院12區院外門診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理署

喜歡這篇文章,想分享於:
關鍵字:
推薦文章

請輸入關鍵字…

12/18歡迎參加銀友聖誕趴
一起穿金戴銀交換禮物同樂

X
骨質疏鬆自我檢測法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