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後過生活,
50後過生活,/p>
引言
你喜歡與自己相處?還是渴望與他人的交流?這問題沒有選項的對錯,全在你是否能真誠面對自己的選擇!
銀髮駐站專家\黃雯憶
發表日期 : 25 2 月, 2021
有時我們喜歡獨處,有時則想要多與他人親近,這都是生而為人會有的自然傾向。
或許因為人際關係曾有的相處摩擦、傷害,我們漸漸走向愈來愈孤單的生活,沒有接觸就沒有再心傷的可能,將自己保護在那與人隔絕的防護裡,但那不代表我們不再渴望與人交流。他人情感的安撫與支持,是讓我們處在這紛擾世界的溫暖力量,只是我們需要去學習如何面對疏離、衝突,讓曾有的傷被理解、接納,重新有勇氣再開啟交流。
而所謂獨處不全然是孤獨、寂寞的,當我們內心接收太多訊息、刺激,是需要一個人好好靜下心來,重新梳理自我的思路、感受,調整腳步再迎向生活,更清楚去看到、面對自己人生的樣貌。
延伸閱讀:心理師:閱歷像本書,用新的眼光看自己讓遲暮價值再造!
常聽到有人說,年紀愈大愈少朋友,愈活愈孤單,似乎不喜歡那樣孤僻的自己,但難道擁有更寬廣的人脈,就愈幸福嗎?
隨著年紀漸長,我們愈發認知到個人的喜惡,無法再委屈自己,以前為了家人、為了生存,為了所謂的社會化,我們不得不去學習如何活得更討人喜歡,但曾幾何時,我們無法再隱藏、假裝,想依著自己的心。
朋友真的不在多,懂你、挺你,願意聽你說的,有那麼幾位足矣。
有些人是友情,有些是交情,與不同的人相處,我們想分享、收穫的是不同的感受。或許覺得很難、不容易,但人生走這一遭,不就是各種緣分的聚合?這是我們心中能積累的愛與能量。
『人生沒有一定的樣貌與對錯,沉靜去面對自我的內心,讓所想、所感更為清晰,選擇當下想要的情感交流,將人生的選擇權握在自己的手中!』
延伸閱讀:熟年生活:60後要勇於做自己的主人,不要委屈了自己!
作者/黃雯憶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銘傳諮商與工商心理碩士、東吳物理學士
擁有產品行銷、品牌管理經歷,心理、職涯輔導領域工作者,有著理性思考與感性情懷,助人面對難處,成為自己問題的解決者。
Instagram 搜尋:黃雯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