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殺人/無差別攻擊 自保防身,

隨機殺人/無差別攻擊 自保防身,

  • 隨機殺人/無差別攻擊 自保防身

引言

無差別攻擊事件是世界各國要共同面對的社會現象,兇嫌出現在人來人往的鬧區,有預謀或隨機性對路人砍殺,造成多起無法抹滅的悲劇,使民眾人心惶惶。提高公共安全意識成為重要議題,遇到緊急狀況時,有哪些自保的防身方法?




銀髮一起玩\編輯:Phoebe Lu
發表日期 : 25 8 月, 2023

國際社會幾乎年年發生無差別攻擊事件,美國各地爆發大規模校園槍擊案,死傷慘重;20世紀末以來日本一再發生無差別殺人案件,其中以1995年東京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2008年秋葉原殺人事件震撼亞洲;2023年8月南韓隨機傷人事件頻傳,截至21日網上更出現超過430起殺人預告,為預防模仿效應,韓國警方史上首次宣布「啟動特別治安行動」,誓言會「毫不猶豫」用槍。

聚焦回台灣,2009年第一起隨機殺人案,36歲男子黃富康謬信殺人能改運,竟殺害相約看屋的房東一家,導致一死二重傷,引發社會譁然;2012年30歲男子曾文欽在台南湯姆熊誘騙男童,在男廁將對方割喉致死;2014年東海大學男大生鄭捷在捷運車廂展開大屠殺,造成4死21傷,成為北捷通車以來首次的致命攻擊案;2016年患有思覺失調症的兇嫌王景玉將3歲女童「小燈泡」當街斷頭,多起震驚全國的隨機殺人案,在無數人心中埋下恐懼的種子。


由於個案情況不同,要達到百分之百防範並不容易,社會安全網的建立除了仰賴警政、檢調、公共衛生及醫療社工等單位,一般民眾也必須提升危機意識。

但我們很難掌握無差別攻擊案何時會發生?在哪裡出現?只有把握幾個大方向的緊急防身原則,無論是人來人往的鬧區或大眾交通工具上,或是隱密人少的地方,都要隨時保持警惕。

防範無差別攻擊,緊急防身5原則

出門在外養成幾個好習慣,以防遇到緊急狀況時無法即時反應:

●不要使用3C產品

不要邊走路邊滑手機,也盡量不要戴耳機,以防聽不清外在的聲音。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保持警覺,隨時關注周遭動靜。假如在車廂上遇到麻煩,如果覺得打電話太麻煩或怕被投訴對象發現,可以選擇發「申訴簡訊」。

延伸閱讀:車上即時申訴有狀況免出面,簡訊一通求助列車長來幫忙隱密又有效率!(北中南捷運/臺鐵/高鐵申訴專線/信箱/線上文字客服)

●搭大眾交通要注意

車廂上盡量站在面對人群且背牆的地方,以便第一時間反應。

●盡量保持安全距離

與陌生人保持一定距離,雙手抱胸保護要害,退後採側站方式以便逃跑。

●隨身攜帶防身用品

將電擊棒、防狼噴霧等用品放在好取用的口袋或包包外袋,防狼噴霧不要買傳統氣霧型,很容易噴到自己,最好選擇「水柱型」防狼噴霧;避免使用辣椒水,如果風向和距離沒抓好,容易反濺回來噴傷自己。

✎追蹤銀髮最新資訊,請按右邊→《加入銀髮一起玩LINE好友》

addline


自保的首要原則就是「逃跑、躲起來、防衛」,當不幸遇到歹徒靠近,你可以這樣做!

●面對危險態度要鎮定

盡可能表現出強悍、冷靜的態度,因為歹徒容易挑弱者下手;不要故意挑釁激怒歹徒,以免讓場面失控。

●人體要害千萬保護好

要害大多集中在「人體中線」上,眼睛、頭、脖子、胸部、腹部、鼠蹊部,保護好這些部位,避免失血過多而喪命。

●遇到危險請大聲呼救

製造聲響吸引周圍人注意,以便找救兵。

●任何物品都能當武器

除了防身用品外,必要時手上有任何物品(雨傘、包包、衣服、鞋子、書本、飲料、手機…等)都可以多加利用,但不要輕易丟向對方,以免手上沒有可以用來反擊的器具。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能逃救逃、能躲就躲,不要為了逞強而跟歹徒硬碰硬。想辦法躲到安全的密閉空間,鎖住門口或用重物(桌椅、櫃子等)擋住,阻擋歹徒闖進來。

●報警求援要精確簡短

盡速對外求援,清楚說明人事時地物,避免造成警方的理解困難,同時防止被歹徒發現。

●攻擊人體脆弱的地方

當歹徒從後方抱住自己,攻擊對方脆弱的部位,例如抓下體、踩腳、踢對方小腿脛骨、用力「扳」手指使其放手。

當歹徒從前方抱住自己,可以起步走用膝蓋攻擊對方下體、抓髮撞下巴、捏臉戳眼睛、踩腳。

萬一現場出現其他傷者,該如何協助?

○盡量讓傷者保持意識

持續與傷者說話、別讓對方失去意識;大量失血者容易失溫,協助用衣物或輕便雨衣覆蓋傷者保持溫暖。

○遵循專業指示急救

若來不及等救護人員趕來,必須現場施救時,請與救護員保持通話,聽從對方指示進行心臟復甦術(CPR);現場若有傻瓜電擊器(簡稱AED)請善用。


喜歡這篇文章,想分享於:
關鍵字:
推薦文章

請輸入關鍵字…

12/18歡迎參加銀友聖誕趴
一起穿金戴銀交換禮物同樂

X
退休再就業療癒你的內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