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市場 防疫訣竅,
傳統市場 防疫訣竅,
引言
六月開始全台各地政府宣布實施自主分流制,出門買菜到底該如何避免被病菌感染?毒物科專家譚敦慈有自己的訣竅可以跟民眾分享。
銀髮一起玩\編輯部 Phoebe Lu
發表日期 : 7 6 月, 2021
近一個月疫情嚴峻,全台升三級警戒之際,疫情也進入社區感染階段,除了家庭之外,密度高的台灣傳統市場也成為群聚風險高的場所,由於多個縣市不少個案皆是因採購而確診,為降低傳統市場的群聚風險,全台各縣市政府已於上週開實施自主分流制。
這也不免讓人好奇,去市場買回來的菜該怎麼做才能避免病毒殘留?
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在醫界有著「無毒教母」封號的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日前受訪就分享自己到市場採買的防疫訣竅,盡可能減少在市場被感染的風險!
▲翻攝自譚敦慈臉書
✎銀髮最新資訊,歡迎加入銀髮一起玩LINE好友:
延伸閱讀:線上逛菜市場:經濟部「免迺好揀」優惠快速寄到家,全台傳統市場分流制一次看
把握六大準則,出門買菜不用怕
一、學會「科學採購」
譚敦慈提到,去市場採購時要拿捏時間,最好採取「科學採購」,先記下家裡有多少人口、需要多少分量、要買哪些種類的食材,開立好菜單後再出門採買,不僅有效率也能縮短停留在公開場所的時間。
二、盡量挑人少食去買
為降低群聚風險,譚敦慈會避開人潮最多的時段,例如早市會等中午12點過後再去、黃昏市場也等傍晚六點才去買,這樣能避免人擠人、有效保持社交距離。
三、挑菜時不要出「手」
出門前就先記下要買的東西和會經過的路線,到現場後看好要買的品項,口頭請老闆幫忙打包,絕對不要用手挑三揀四,也不要去翻別人賣的菜,這樣才能減少病毒透過手沾染到食材和眼口鼻。
延伸閱讀:簡訊實聯制傳詐騙!「偷偷把QR code掉包」,發送簡訊連到高額付費號碼!
四、盡量不買熟食
現在夏天到了,天氣也愈發悶熱,熟食在常溫莊太下久了很容易發酸,因此為了安全起見,盡量不要買熟食回家,即便真的有買,進食前也會再加熱,以此達到殺菌作用。
五、用紙箱來裝東西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發現,新冠病毒在紙板上的存活時間,比起塑膠表面上還要短,因此民眾可以用紙箱來取代塑膠袋或購物袋。
六、隨身攜帶酒精
帶酒精雖然已經是老生常談,但仍至關重要!出門採買時可以隨時把手噴一噴,去市場買菜回來後,進家門前最好用75%的酒精均勻噴灑裝著食材的塑膠袋(記得不要噴到食材本身),並靜置一分鐘,這樣能降低病毒殘留在食物上的機會。
除了以上六大準則,日常防疫期間也要切記「三不要」:不要揉眼睛、不要揉鼻子、不要摸嘴巴,避開易受感染的眼口鼻,遵守所有小細節,才能有效抗疫。
延伸閱讀:居家外出長效型隨身噴霧|奈米科技「量子天使一號」1分鐘殺死99.99%病毒,一瓶約可使用830次!
資料參考: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