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蟲 床蝨,

臭蟲 床蝨,

  • 臭蟲 床蝨

引言

臭蟲(床蝨)近來歐洲傳到亞洲,國人喜愛旅遊的韓國爆發嚴重「蝨患」,在各地飯店、電影院、三溫暖等地現蹤,假如飯店床單、地毯沒有消毒乾淨,很可能藏有臭蟲,民眾若被叮咬加上免疫力低下,嚴重很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




銀髮一起玩\編輯:Phoebe Lu
發表日期 : 13 11 月, 2023

韓國爆發臭蟲警戒

近期韓國臭蟲問題嚴重,蔓延速度十分驚人,首爾、仁川及大邱等多個城市陸續爆發蝨患,傳播地遍及各大公共場所,包括公車、旅館、考試院及電影院等,甚至連古寺廟、汗蒸幕澡堂都出現臭蟲的蹤跡,引發韓國民眾恐慌,甚至不敢去外出拿網購包裹,深怕把臭蟲帶回家。

萬華旅館驚見臭蟲

日前台北萬華爆發臭蟲入侵事件,一名旅客在臉書社團發文,表示入住萬華某旅館,第一天雖然在床上發現有小蟲,但因為很累加上以為是蟑螂所以未多加留意,直到準備就寢時,突然驚見枕頭下爬出小蟲,捏死兩隻後發現不像蟑螂,上網查圖片搜尋發現是臭蟲。

▲臭蟲/圖:好想住飯店 好康.踩雷不藏私 FB社團

原PO表示,「當時抓了2隻活體並用夾鏈袋包好,退房時交給櫃檯人員並告知疑似有臭蟲,對方卻只有口頭道歉,上網搜尋發現也有人曾遇過類似問題,才決定發文,希望業者能正視並改善。」

▲臭蟲/圖:好想住飯店 好康.踩雷不藏私 FB社團

台北市觀傳局指出,已通知台北市旅館業者加強環境清消,疑似出現蟲害的旅館也在第一時間進行清消,後續會再安排時間前往稽查,若有不符規定之處,會再要求限期改善。

臭蟲是什麼?

臭蟲又叫做床蝨(bedbug),自古以來在許多國家蔓延過,曾在1965年到1970年代一度銷聲匿跡,然而隨著交通日益發達,現代人國際旅遊出差往返頻繁,臭蟲容易隨著旅客的行李衣物夾帶回國,近年再度成為常見害蟲,在歐洲、美國、澳洲引發嚴重蟲害。

臭蟲
▲臭蟲又稱床蝨(bedbug)。(圖/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

近年臭蟲由歐美國家傳至亞洲,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香港蟲害管理學會主席陳澤森表示,臭蟲在寒冷地區隨交通工具傳播的機會更大,這是由於該些地方的鐵路座位大多使用布織或棉織品,不容易清潔打理,臭蟲容易藏匿其中。

皮膚科蔡逸姍醫師在臉書發文指出,臭蟲是椿象的親戚,受到驚嚇會分泌臭液,爬過的地方都會有股難聞酸臭味。成蟲體積大約一顆蘋果籽大小,沒吸血時身體呈現扁平狀,吸飽血後體型會變大1~2倍,有時床單上會看到臭蟲留下的黑色排泄物。

▲臭蟲在床單下留下黑色排泄物。(圖/皮膚科蔡逸姍醫師

臭蟲只需交配一次就可一直產卵,一生可以產下200~400顆卵。臭蟲成蟲很耐餓,以吸食動物及人類的血液維生,生命力頑強,在不吸血的狀態下可以生存好幾個月、甚至一年。

臭蟲主要在衛生條件欠佳的地方出現,喜愛髒亂潮濕的環境,喜歡隱藏在床具、枕頭、地毯、沙發、地板縫隙、壁紙接縫處等家中任何縫隙裡。

被臭蟲咬會怎樣?

白天時臭蟲習慣隱匿蹤跡,會藉由偵測人類排出的二氧化碳及觸角內的熱感應器找到人類。蔡逸姍醫師表示,叮咬人類時會注入麻藥和抗凝血劑,故人類半夜睡覺被臭蟲叮咬時當下不會癢。隔天起來才發現患部變得紅腫,「紅疹直徑從1元硬幣至50元硬幣大都有可能!」

▲被臭蟲叮咬的患部照片。(圖/皮膚科蔡逸姍醫師

臭蟲咬人雖然不會帶來傳染病,人類也不會有生命之憂,但臭蟲可謂是臭名昭彰的滋擾性害蟲。

蔡逸姍醫師指出,被臭蟲叮咬的患部可能呈現紅色、粉紅色或暗紅色,通常很多紅疹排列為線狀或群聚狀。臭蟲一餐中會針對同部位咬3個包,故被稱為早餐、午餐和晚餐,會分布在頸部、手臂、背部腳踝等。

有時還會引發丘疹甚至是全身性過敏反應,若剛好免疫力低下,嚴重可能會造成蜂窩性組織組炎。

臭蟲

臭蟲一次會咬3個包、吃飽了就不吃,因此不會天天吸血,「但如果你每天都有新的腫包,代表你的房間不只一隻臭蟲」




被臭蟲咬的紅疹可能會持續1~2週或更久,讓人奇癢無比、失眠睡不好,甚至引發恐懼與焦慮,害怕隨時會有臭蟲爬上身,嚴重影響生活及睡眠品質。


✎銀髮最新資訊,歡迎加入銀髮一起玩LINE好友:

addline

延伸閱讀:泡溫泉感染寄生蟲致死率高達99%!游泳泡湯勿讓水進鼻腔,出現四大症狀速就醫

 

12點預防臭蟲方法

臭蟲有很大機率發生在國外旅行回到飯店途中、回國時不小心帶進家裡,提醒民眾落實以下12點,以確保臭蟲不會危害到自己及同住親友!

●抵達飯店時,先檢查床罩、床單、枕頭、床頭板、床墊、沙發、床架下、地毯、地板縫隙、壁紙接縫處、床沿等地方,確認有沒有任何蟲子的痕跡,檢查是否有臭蟲或排遺(血液斑)。

●住宿時不要將所有衣物及生活用品拿出來,每次只取要用到的衣物。

●行李箱的輪子是最容易藏蟲的位置,即使行李箱本身是乾淨的,也可能在飛機貨艙被其他行李箱「傳染」臭蟲,因此回國後先不要直接把行李箱帶入家中,而是先檢查外觀,尤其是行李箱的輪子及角落縫隙。

●檢查身上的衣物有沒有蟲子,因為臭蟲容易藏在衫褲鞋襪上。

●回到家中後,先在桌面上舖好可丟棄的塑膠布,以隔絕家具,然後逐一從行李箱拿出衣物用品來檢查,最後再拿去清洗及整理,請不要把出國戰利品直接攤在床上拍照。

●臭蟲不怕酒精、漂白水及三氯醋酸,對很多殺蟲劑有抗藥性,唯獨害怕高溫與某些特定殺蟲劑。

●如果不幸發現臭蟲寄生在行李或衣物上,可以用攝氏65度以上的熱水清洗並以烘衣機烘乾,達到高溫殺菌的效果。溫度超過65度消毒半小時以上才可防治臭蟲。

●將家中懷疑有臭蟲的物品集中裝入塑膠袋中綁緊,拿到戶外曝曬,袋中溫度超過65℃可防治臭蟲。

●可使用熱蒸氣熨斗來燙衣物來殺死臭蟲。

●平時家中減少雜物堆積,經常大掃除保持乾淨;牆壁若有破損應及時填補,避免臭蟲隱身其中。

●家中情況臭蟲寄生嚴重者,可請合格的病媒防治除蟲公司代為消毒處理。

●收到網購包裹後,等兩三天再打開,並拿去屋外或陽台通風處打開包裹,只把裡面的東西帶進屋內。

●別亂撿二手家具回家!因為二手傢俱或二手物品時常躲藏臭蟲,把東西撿回家前一定要仔細檢查。若是衣物類的,建議用熱水清洗衣物並以烘衣機烘乾,溫度超過65度消毒半小時以上才可防治臭蟲。

飯店房間「8個最髒角落」

臭蟲足跡遍布歐美及亞洲國家,不免令許多即將出國旅遊的民眾感到不安。日前英國《太陽報》統整來自飯店工作人員、傳染病專家、微生物專家、睡眠專家等專業人士的說法,整理出8個飯店房間最可能成為細菌溫床的位置,並提供7個自保妙招讓旅客參考,藉此提升住宿品質。

1.沙發

飯店房間裡的沙發和椅子通常不是房務人員深度清潔的地方,因此也成了細菌孳生的理想環境,睡眠專家Martin Seeley形容這些地方為一條「細菌公路」,可能藏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會引發感染。

2.毯子

人類平均每晚會分泌500毫升的汗液,同時伴隨32萬個皮膚奚包脫落,假如飯店的毯子和棉被沒有在一個月內徹底清潔,最多會吸入15公升的汗及960萬的死皮細胞,加上過去房客的口水等分泌物,骯髒程度可想而知。

專家建議,旅客在取用毯子時必須把動作放輕,以減少過敏反應,入住前也應自備抗過敏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床鋪

3.布質床頭板

布質床頭板清潔起來很麻煩,因此在兩組房客之間很難做到徹底清潔,而臭蟲又剛好喜歡棲息在這種柔軟的家具裡。除了會有蟲蟲危機之外,布質床頭板還容易推積灰塵,恐怕會降低過敏患者的睡眠品質。

4.窗簾

落地窗簾也是細菌和塵蟎的藏身處,尤其長度拖到地板的窗簾很少會被徹底清洗,因此最好不要隨便靠近這種窗簾。另外,家用窗簾建議每半年清潔一次。

窗簾

5.地毯

飯店專家Tomsky指出,無論地板看起來有多乾淨,都不建議在飯店房間裡赤腳走路,「飯店房間最髒的地方是地毯!地毯就像吸塵器,但幾乎永遠不會深度清潔,因為房間裡總是有人。」

6.遙控器

電視遙控器經過無數房客之手,每一條縫隙都藏有細菌。紐約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與病理學臨床教授Philip Tierno指出,「遙控器上可能沾有人類的體毛、甚至是排泄物,這取決於人們摸遙控器之前摸過什麼。還可能有昆蟲屍體、灰塵、化妝品或是食物,且遙控器握久會流汗,可能幫助微生物增長。」

假如非要使用到遙控器,專家建議可以將遙控器放進密封袋後使用。

遙控器

7.淋浴蓮蓬頭

正常來說,蓮蓬頭應該每年更換一次,但飯店房間裡的蓮蓬頭通常會使用更久,這可能導致房客接觸到退伍軍人桿菌,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感染後會引發退伍軍人病,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呼吸困難、疲倦、頭痛、肌肉疼痛,有些患者可能出現腹痛和腹瀉,嚴重時可能有神經系統病徵(例如精神錯亂)和呼吸衰竭,有致命風險。

專家建議,房客開始淋浴前應該先讓熱水流1至2分鐘,讓附著在蓮蓬頭上面的細菌脫落。

8.玻璃杯

曾有飯店員工透露,房間裡最髒的地方就是玻璃杯,建議房客千萬不要使用,因為杯子不會經常清洗,如有需要建議先洗過。

7招住宿預防細菌沾染

《太陽報》也整理7個外出住宿時可以預防沾染的細菌的小撇步:

  • 將毯子摺好,放在房間裡不會用到的小角落。
  • 盡量入住使用白色床單的飯店,才能清楚看到污漬。
  • 將行李箱擺放在離床鋪遠一點的地方,以免輪子上的細菌碰到床。
  • 避免將濕毛巾放在床上。
  • 使用飯店房間椅子或沙發前,先用一層乾淨毛巾舖在上面。
  • 隨身衣物請避免接觸到柔軟家具。
  • 睡覺前換上乾淨襪子,以免細菌擴散。

延伸閱讀:【防蜂常識】登山遇虎頭蜂怎麼辦?!野外防蜂自保秘訣記下來!(切勿揮、拍、打)


資料來源: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TVBS 新聞網The Sun皮膚科蔡逸姍醫師

喜歡這篇文章,想分享於:
關鍵字:
最近的文章

請輸入關鍵字…

12/18歡迎參加銀友聖誕趴
一起穿金戴銀交換禮物同樂

X
陽明山竹子湖青楓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