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避難,
地震避難,
引言
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時常有地震的發生。當地震來臨時,位在家的我們該如何自保?躲在「生命三角」的位置真的安全嗎?專家詳細說分明!
銀髮一起玩\親子天下 合作書摘
發表日期 : 2 9, 2021
地震發生時,我該怎麼保護自己呢?
A:應謹記「趴下、掩護、穩住」的避難原則,並以手或隨身物品保護頭部。
1. 趴下:儘量把身體壓低,躲進堅固的桌子底下。
2. 掩護:以雙手或隨身物品保護頭部和頸部,避免因掉落物受傷。
3. 穩住:緊握桌腳穩住身體,保護好頭部,但不要將頭部頂住桌子。
✎追蹤銀髮最新資訊,請按右邊→《加入銀髮一起玩LINE好友》▲延伸閱讀:跌倒高居老人事故傷害死因第二名!五招居家必學樂齡練肌力不跌倒養肌法!
聽說躲在「生命三角」的位置最安全,這是真的嗎?
A:「生命三角」的避難方式並不安全, 最好不要採行。
過去曾流傳:地震時躲到堅硬物品旁,就能出現一個由堅硬物和坍塌物組成的三角形保護空間,此即所謂的「生命三角」。但實際上更多傷害是被正上方的掉落物砸到或壓到頭頸部所造成,因此多數國際組織還是以趴下、掩護、穩住和保護頭部為優先的防災建議。
地震時如果我人在家中,該怎麼避難較安全呢?
A:保護頭部、蹲低身體,快速移動到可躲開高處散落物的避難位置。
1. 餐廳、客廳:盡可能躲在桌下並抓穩桌腳以避開掉落物。
2. 廚房:立即關掉爐火,遠離櫥櫃、大型家電等危險物品。
3. 臥室:利用棉被或枕頭保護頭部,避免受傷。
4. 浴室:易碎物品較多,可用臉盆保護頭部,儘快離開。
▲延伸閱讀:健走安全常識:出發前應該注意的哪些小事?(氣象/潮汐表)
本文與親子天下合作書摘,授權文章:地震100問:最強圖解X超酷實驗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地科祕密
起源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
最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