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熱傷害 中暑 熱感冒

夏天熱傷害 中暑 熱感冒,

引言

7月進入炎炎盛夏,中央氣象局預估今年7月至9月的氣溫都偏高,呼籲民眾嚴防中暑,還有小心跟中暑很容易混淆的熱感冒。





銀髮一起玩\編輯部 Phoenbe Lu
發表日期 : 2 7 月, 2021

一般常見的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中暑是最常發生的症狀,嚴重程度與環境溫度、患者的年紀、身體狀況都有關聯:

1.熱痙攣

在高溫濕熱環境下長時間活動,因流汗過多或補充過多開水而非電解質溶液(運動飲料),促使體液和電解質流失,體內的鈉、鉀離子濃度偏低,電解質不平衡導致肌肉疼痛,容易發生在大腿、小腿和手臂,持續1到3分鐘。

如果痙攣劇烈且狀況持續過久,甚至影響腹壁肌肉,必須盡快送醫治療。

2.熱暈厥

在炎熱環境中長時間站立,皮膚血管擴張使大量血液回流不順,導致腦部血流不足,發生暫時性暈厥。與中暑不同的是,患者的體溫大多是正常的,但若不及時進行相關處置,有可能引發更嚴重的中暑。

3.熱衰竭

主因是流汗過多,未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患者常出現大量出汗、疲倦、身體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說話喘、血壓降低、臉色蒼白等症狀,患者體溫會上升,但很少會達到40°C,嚴重時可能會失去知覺,變成中暑。

4.中暑

傳統性中暑:
多指老人、小孩、慢性疾病患者,這類人容易缺乏對環境氣溫和濕度的適應力。

勞動型中暑:
多發生在高溫、高熱環境中的工作者,例如:國軍、勞工、農夫與運動員。

皮膚因體溫調節失常而無法散熱,患者出現意識不清且體溫超過40°C,最後造成中樞神經異常,若不盡速處理可能會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併發症。

延伸閱讀:團巾上市!銀髮一起玩涼感巾|科技纖維不僅吸汗更時尚,在戶外的每一天都能陪伴你!




✎追蹤銀髮最新資訊,請按右邊→《加入銀髮一起玩LINE好友》

addline

延伸閱讀:不怕曬太陽!私藏「無敵透心涼林蔭步道」捷運輕鬆到達,隱身都市親山又親水

中暑了怎麼辦?

隨著熱傷害程度不同,對患者的處置也有所差異,主要有五個步驟可在第一時間處理:

1. 立刻將患者移至通風陰涼處休息。

2. 脫去患者身上多餘的衣物和配件,幫助患者能散熱。

3. 用濕毛巾擦拭患者身體,或用搧風、灑水方式幫助降溫。

4. 症狀輕微的人通常在短時間內便可自行恢復,,可多喝食鹽水或運動飲料,補足流失的水分與電解質。

5. 若患者體溫降不下來,甚至意識不清超過5~10分鐘,應立即送醫,避免延誤治療。

解熱八招

1.避免在高溫環境下曝曬
2.善用防曬工具,例如陽傘、遮陽帽
3.補充足夠水分
4.穿著透氣、輕薄材質衣物
5.多吃蔬果、清涼利尿的食材,如西瓜、冬瓜、綠豆、薏仁等
6.選擇傍晚、清晨等比較不熱的時段運動
7.隨身攜帶涼感毛巾、保冰袋,幫助降溫
8.避免長時間待在悶熱不通風的空間

延伸閱讀:2021年7月銀髮線上免費學習課程:全國線上教學課程/廣播電臺/圖書館/運動防跌/銀髮人才職前訓練

除了以上四種熱傷害,夏天還常發生「熱感冒」,它和中暑的共同點是身體會發熱、體溫升高、胸悶疲勞和四肢無力,不一樣的是熱感冒是因為室內外溫差大,導致毛細孔收縮而不出汗。

要預防夏季熱感冒,就要特別注意下面4件事:

1.不要頻繁進出冷氣房

室內冷氣房和室外溫度最好不要相差超過攝氏4度,如果從室外進入家中,最好先待在沒有冷氣的地方,適應一段時間後再進入冷氣房;再者不要頻繁進出冷氣房,以免皮膚無法快速調節,導致熱感冒。

2.多喝水補充身體水分

多喝水有助於排除毒素,尤其長期待在冷氣房的人不要以為沒流汗就不用喝水,隨時補充水分,才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的根本。

3.避免高糖、高油飲食

夏天飲食最好清淡,不造成腸胃的負擔,並適量補充好的蛋白質和油脂,例如魚類、肉、蛋、奶和豆類,提升抵抗力。

4.避免過度勞累

睡眠不足會降低免疫力,時常處於悲傷和焦慮的負面情緒,也會間接使免疫系統出問題,導致身體調節機能衰退。

延伸閱讀:莫德納疫苗7月開打!雙北開放預約、施打方式一次看,桃園宣布採「雙軌制」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報天氣 – 中央氣象局

喜歡這篇文章,想分享於:
關鍵字:
推薦文章

請輸入關鍵字…

第一手銀髮友善景點資訊!
全在銀髮一起玩官方帳號!

X
中醫夏日養心防疫皮膚溼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