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改善睡眠障礙,
肌氣功改善睡眠障礙,
引言
無論是退休銀髮族、久坐上班族,用腦過度或是因壓力而引發神經失調,長期累積的生活壓力,容易成為影響健康的未爆彈,睡眠品質不佳是現代人的共通病,專家傳授簡單的入門氣功,每天花幾分鐘,幫助安定心神,向睡眠障礙說掰掰!
銀髮一起玩\三采文化 合作書摘
氣學管理講師 彥寬老師
發表日期 : 6 7 月, 2023
改善腰痠背痛睡不好:三攪式
三攪式能舒展筋骨、活化氣血,並柔軟腰背的肌肉及筋骨,具調養氣血之效。
《黃帝內經》說:「陽化氣」,陽氣會轉化成身體的能量,陽氣越充足,人越強壯,而且精神抖擻,精力旺盛。
人體陽氣最強的部位就在腰背,經常腰背痠痛、肌肉僵硬,結果就是經脈瘀堵不通,身體的陽氣不足,容易造成脊椎老化,影響全身功能失調,也容易有疲倦、怕冷、水腫、體力不好、情緒浮躁等問題。
我在全世界推廣的氣功運動,是養護陽氣簡單又有效的方法,例如正陽功,通過疏通經絡來活化背部陽氣,增進全身陽氣運行;還有回春功,幫助整個脊椎活躍起來,讓陽氣能上升的管道暢通,能修護腰部的舊傷。
而且練氣功調氣血,後背微微出汗,練完功精神變好,幾小時後,精神依然好。
三攪式,舒展筋骨,活化氣血
「現代人」有很多睡眠問題都來自腰痠背痛。久坐不動的狀態下,腰僵硬了、胯歪了、脊椎不正,平躺之後腰痠背痛全部浮現,導致難以入睡。再加上工作壓力大,心情緊張,影響筋骨、肌肉,關節會縮緊、循環變得更差,到晚上要休息的時候,全身仍然無法放鬆。
這時候我會建議練習三攪式,能舒展筋骨、活化氣血,並柔軟腰背的肌肉及筋骨,幾分鐘就會感覺身體發熱,微微出汗,兩手感覺脹滿,具有明顯的氣感。
練習一段時間後,氣血調養的效果明顯,晚上睡得好,白天不累、體力較好,自然腰背緊張、僵硬、痠痛都改善了。
三攪式
功效:
- 活動脊椎、放鬆腰背
- 助排汗,增強新陳代謝
練習時機:
- 長時間久坐後
- 每晚入睡前
一、左腳向前踏出一步,後腳伸直,呈弓箭步站姿,兩手自然地垂放在身側。
Tips 1.向前踏一步後屈膝。
Tips 2.後腳伸直。
二、身體向前傾,重心移到右腳,兩手同時慢慢前伸,手抬起的高度與肩膀平行,手腕自然地向下垂。
Tips 1.手腕向下垂。
Tips 2.身體重心向前。
三、雙手翻掌,掌心朝上,頸部放鬆,視線自然地看向前方或下方。
Tips 1.視線自然看向前方。
Tips 2.身體重心維持放在前腳。
Tips 3.後腳跟踩地,不需抬起。
四、手臂由外向內拉回,自然轉動回到步驟二的狀態,過程約10秒。持續做完10組,再左右交換,換右腳往前,重複10組。
Tips 1.膝蓋微屈。
Tips 2.身體重心改換到後腳。
Tips 3.左腳腳尖抬起。
點擊查看>>>>「三攪式」示範影片
改善呼吸短淺睡不好:五固腎
五固腎能讓意念專注、並把氣沉定下來, 讓大腦安靜放鬆。
身體的內氣不足,人的呼吸越來越淺,會有氣不足、氣短、有氣無力的現象。
人越虛,氣越短,吸氣只到胸部,到不了丹田。這種短而淺的呼吸吸氧不足,大腦感覺疲憊,睡不安穩,誘發慢性疾病更嚴重。
不過,元氣虛弱的人若想做激烈運動來增強肺活量,我建議先找醫生做諮詢再進行訓練,因為有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做了劇烈運動,反而會損傷身體。
每一個人步入中年,心肺功能自然地下降,身體也開始衰退,過於激烈的運動反而耗能,長久下來,不但讓人覺得更容易疲累,也會讓身體提前勞損。而且人到中晚年,劇烈運動後會更容易損傷到關節及肌腱,造成身體各種疼痛。
我會建議練習神奇正陽功,先從改變呼吸方式開始,從短、淺、急促的呼吸,慢慢練習成深、長、均勻的呼吸,能夠促進新陳代謝能力,幫助身體排濁氣、除廢物,活化臟腑機能。
練氣功調動腎氣,強大補養元氣效果,減少腎氣耗損。五固腎從丹田做螺旋翻轉,將氣引入兩腎,兩腳微蹲,氣至湧泉補腎,鍛鍊下盤有力,通腎經才能補腎氣。
五固腎,提高注意力,緩減壓力與痠痛
中醫認為,五臟都能儲藏精氣,但最後統歸於腎,腎氣飽滿, 五臟六腑才能得到滋養。腎氣足也才能引氣下行,做到深呼吸,一吸氣輕鬆就能進到肚子裡,對睡眠改善有很大幫助。
現代人經常忙碌、熬夜加班,造成精神狀態不好,常常無法專心有效率的完成工作,還常常忘東忘西的你,記得下午時段練習五固腎,補中益氣增加身體含氧量,有助大腦產生多巴胺和腎上腺素, 提高注意力、增強記憶力,3分鐘練完精神會明顯變好,並有紓解 壓力和腰痠背痛的效果。
五固腎促進整體氣的循環,並讓呼吸順暢而且深長。等到動作熟練之後,還可以加強練習集中注意在自己的呼吸上,讓意念專注、身體安靜,並把氣定下來,大腦安靜放鬆,對調節自律神經、內分泌、腦神經的效果特別好。
五固腎
功效:
- 補養腎氣、滋養骨髓腦髓
- 改善呼吸短淺、強化丹田精氣
- 使腿腳有力,增強元氣
練習時機:
- 下午時段練習有助提神醒腦
一、兩手手背相對,擺放在小腹丹田位置,為預備動作。
二、手指頭以小指往拇指依序向內收成拳後,手腕由外向內側翻轉。
Tips 1.留意肩膀不要一高一低。
Tips 2.手部螺旋翻轉分解:手指向內收成拳→翻腕→再張開
三、重複步驟二的步驟總共3次,手臂越來越向外側方向擴展。
Tips 1.手指收攏方向:兩手一起,從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起始依序向內握拳。
Tips 2.手腕轉動方向為由外向內,手腕轉動和開合手指要同步進行。
四、接著將兩手的合谷穴對準放在後腰,腳跟抬起,再慢慢落下。
Tips 1.背在後方的手位置勿放置太高或太低。
Tips 2.雙腳抬起2秒後慢慢落下。
五、兩手從後腰處來到胸前,掌心對向自己,呈現抱球狀,膝蓋微彎,慢慢向下落。
Tips 1.上半身隨著膝蓋下彎弧度,自然向前傾。
Tips 2.手臂隨著膝蓋彎曲幅度向下落。
六、慢慢起身,雙手回到丹田位置,1次循環約30秒,重複練習3分鐘。最後一次起身,自然地站直,雙手回到腹部兩側。
Tips 1.膝蓋打直,身體回到直立狀態。
本文與三采文化合作書摘,授權書籍:《白雁時尚氣功2 神奇正陽功:7日入門預備功,除壓養眠,改善神經緊張!》